[聯合新聞網]經濟/長期照護應排除非營利的限制

2015-10-02 09:20

[聯合新聞網]經濟/長期照護應排除非營利的限制 2015-10-01 01:39: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人口急速老化,自2016年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超越14歲以下幼年人口,立法院今年5月三讀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希望能為人口老化衍生 的照顧問題,建立一套根本法案,然而此法公布以來,因不同立場讓長照法後續的執行引發各種議論,長照法母法雖然公告,兩年後應該如何實施,有必要深入研 議。 早期台灣老人福利法的制定,是由多位社工領域學者專家及公益團體參與制定,這些專家及公益團體對於老人照顧服務的走向,自始即界定應朝社會福利價值觀發展,拒絕讓過多市場營利單位跨入。 以住宿型養護機構為例,民國86年老人福利法修法時,將原本民間各私立機構納入管理,修法之初,原本為避免500平方公尺以上需要重新申請執照,因此限制每一家私立小型養護機構最高僅能達49床,不料美意變惡夢,這項規定反而形成民營養護機構後續發展的緊箍咒。 經過近20年的演變,政府對各類型長照機構的要求愈來愈高,評鑑愈來愈嚴格,各機構經營成本也面臨愈來愈嚴苛的挑戰,但是相對的,各家機構收費標準與來自政府的補助卻沒有增加。 以台北市為例,自民國85年到105年之間,各類型長照機構數目萎縮為原來的一半至110家左右,當中原因,除了北市房舍租金逐年上漲,每家機構經營成本也漲了兩成以上。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所做的論文指出,全台私立小型養護機構考量收費標準及人力成本後,最適當的經營規模應以每家70床為合理。然則政策既規定49床為上限,業者又如何能夠維繫生存?許多違法超收老人、工作人員證照挪借的傳聞始終不絕於縷。 歷年來民營養護機構每一次配合法令修改,都必須重新投入資金進行調整,舉例來說,目前單一養護機構每一張床位須享有10平方公尺空間,但長照法上路後,將 要求每一張床所享空間提高到11平方公尺,單位面積雖僅增加1平方公尺,卻將讓一家40床的養護機構減少一成床位數至36床,以台北市每月每床3萬元的收 費標準,一年將減少了144萬元收入,這還未將機構重新設計裝潢、消防設置等衍生成本納入。 剛公布的長期照顧服務法,對於住宿型養護機構的設立,要求必須為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單位,僅開放企業可投入社區型及居家型長照服務,政府引導台灣長照去機 構化的態度相當明顯,但是對於現有925家私立小型養護機構,應如何輔導轉型成社區及居家型經營者,或協助導入企業資金?至今並未看到明確的規畫。 雖然去機構化是全世界養老環境的大趨勢,政府對私立養護機構的不友善,與亞洲各國比較也是首屈一指,反觀對岸的中國大陸,北京市民政局長李萬鈞日前指出,北京未來的養老機構將轉型為「小、快、靈」,在每一個街道、在老年人住家的旁邊建設小型照料中心。 中央方面,當局的立場是如果不「產業化」,將無法滿足巨大養老需求,因此主張要扶植養老機構由非營利轉向營利。 隨著大陸愈來愈多企業投入養老服務業,預計將有更多資金跟進投入,進而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養老行列。相對的,台灣的長期照護發展比大陸早了十多年,我們在長 照服務業所累積的經驗及人才,也比大陸領先不止五年,但是受限於台灣長照福利化的思維限制,市場資金無法有效導入,令人擔心台灣將有許多好人才流向到大 陸,總有一天將面臨人才空洞化的危機。 對全台灣人而言,長期照護不應只是社會福利工作者的責任,我們對老人的權益保障,也不應僅侷限在「濟弱扶傾」的思維,尤其在戰後嬰兒潮人口逐漸退休後,富裕老人有更多經濟自主權時,適時透過市場化機制,讓老人們享有差異性的服務選擇,方能對老人社會提供更完善的照顧水準。 新聞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7338/1221422-%E7%B6%93%E6%BF%9F%EF%BC%8F%E9%95...

[成報網]日間護老中心首間延展留到晚10點

2015-10-02 09:00

  基督教靈實協會開設全港首間設有延展服務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長者最遲可逗留至晚上10時,方便他們的家人下班後才到中心接他們回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日後獲政府資助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都會延長服務時間,未來10年將會新設約2,000個服務名額。   【本報港聞部報道】基督教靈實協會開設全港首間設有延展服務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長者最遲可逗留至晚上10時,方 便他們的家人下班後才到中心接他們回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日後獲政府資助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都會延長服務時間,未來10年將會新設約 2,000個服務名額。 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深明現代人工作時間 長,實在難以兼顧家中長者的起居照顧和護理。透過這種嶄新的延展服務,希望減輕護老者心理負擔和照顧壓力。」張建宗也稱,要照顧家中的老人有一定壓力,社 區支援不足有可能會使長者過早進入院舍,認為新服務可以有助釋放勞動力。 未來10年增2000名額 張建宗又稱,延展服務時間會是政府未來長者日間護老中心的新方向,將來新接受社會福利署資助的中心,都會設有延展服務,未來10年將會新設約2,000個服務名額。但政府要考慮現有中心面對的限制,不會強制要求現有中心增設延展務,但會鼓勵他們延長服務時間。 他又說,「我們會繼續爭取多一些資源和爭取多一些處所,因為做社區支援便一定要做好社區配套,居家安老一定要做好社區配套,因為即使長者在家居住,他們 日間也需要支援,例如洗澡、食飯、物理治療、復康和社交,回到家中真的可以休息、家庭團聚、談天,那就真是一個黃金歲月,對長者來說也是好的。」 人手土地為最大困難 林正財補充,要延長服務時間的困難不在金錢,而在人手和土地問題,表示中心職員現時要分兩更,但現時市場上醫護人員短缺,在招聘上並不容易。另外,他又 指要找合適的土地並不容易,指不少居民都會反對在自己家附近開設長者護理中心,認為中心不會對環境和生構成負面影響,希望市民不要歧視長者。 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設有60個名額,星期一至六服務時間由上午8時至晚上8時,有需要時更可以延至10時,至在星期日和假日則早兩小時關門,由3月底開幕到今服務了約100名長者。 新聞轉載自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509/t20150930_573862.html

[風傳媒]觀點投書:年老台灣誰來顧?

2015-10-01 09:01

[風傳媒]觀點投書:年老台灣誰來顧? 臺灣社會已經越來越老了,且成長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依據行政院經建會評估,我國在114年時老年人口將超過人口總數20%,每5個人中就有一位是需要社會 照護的老年長者,使超高齡化社會已經成為國安問題,未來老人安養及照顧的議題在各界學者疾呼下引起重視,於99年由原衛生署送行政院審議,迄今歷經四年半 時間,長照服務法終於在104年5月15日由立法院完成三讀,預計提供5年新台幣120億元長照基金,將所有長照機構納入管理,並提供長照家庭的支援與津 貼,並預計在106年施行,惟該法條仍具有相當大的爭議,引發許多社福團體及小型養護機構的反彈,為避免淪為空殼法案,仍有需多問題尚待解決。   政府提供長期照顧服務多年,但使用率不到2成,最大問題就是我國長照機構規範標準太凌亂,雖然長照服務法期待整合不同法規,但存在基金財源及人力不 足、評鑑機構虛有其表等爭議。首先,政府為提供有失能者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長照服務,欲以自助互助之社會保險方式來建構「長期照顧保險法」,但我國政府為 獲得民眾選票,又必須安撫財團,僅先行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來討好民眾,而擱置強調須由雇主負擔6成保險費之「長期照顧保險法」,使106年推行後,財 源僅能透過稅收支付,因稅收極容易受到經濟景氣影響,根本無法穩定提供財源,財源健全與否係長期照顧政策是否能永續發展,而我國卻因短視近利終使長照法淪 為空殼法案。 其次,人力來源爭議亦是相當大的問題,根據衛福部長照專業人力盤點結果,105年居家服務員需求缺額仍高達破萬人,因此「長期照顧服務法」推出外籍 看護雙軌制,讓外勞擔此重任,除家屬可聘僱外籍看護外,長照機構亦可聘僱外籍看護工執行時段制的居家服務,但恐嚴重削弱臺灣本土長照人力。 目前本土長照人力為每日3,000至5,000萬元不等,一個月費用根本不是中產家庭可以負擔,因此民眾傾向選擇花費1萬8,000元請便宜耐操的 24小時外籍看護工。「長期照顧服務法」一味推動居家照顧,企圖以外籍勞動力填補缺口,對於如何提供並培養本土長照人員制度置之不理,在薪資、福利、升遷 等制度不明,年輕人根本不願意投入耗費大量體力、勞力及耐心的照顧工作,一味推動在宅醫療,只會使本土長照人力日亦稀薄。此外,在長照人力過度仰賴外籍勞 動力情況下,卻未能提出能整併本土及外籍、長機構與居家聘僱看護工的統一培訓及審核制度,使外籍看護工存在是否能勝任照護的專業需求之隱憂。 再者,「長期照顧服務法」有意整合並審視長照機構規範與進入門檻,並將長照服務區分成居家式、社區式及機構式三種, 其中只允許機構式提供住宿,等於扼殺目前現有的社區型小型養護機構。「在地老化」是老人的期待,亦為華人社會的特色文化,能讓爺爺奶奶在社區就近住宿,子 女兒孫可每天探視,但在長照機構審核門檻過高下,營運成本迫使長照機構由「社區型小型養護機構」轉變為「郊區大型獨棟長照機構」,讓長照機構走向去社區化 及郊區集中化,讓政府宣稱的在地老化變成空頭口號。此外,限定只有法人才可成立住宿型長照機構,嚴苛限制將使長照機構嚴重供需失衡,屆時我國將發生與日本 長照機構一般的「排隊盛況」一樣。 我國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沉重的照護壓力已逐漸侵蝕社會的安全網。我們雖然不能將養育父母的工作都交由政府,但政府有責任提供一個完善的老人長期照護政策,讓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老有所終」的理想世界可以在台灣實現。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人員,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新聞轉載自http://www.storm.mg/article/66379

[自由時報]聲音轉文字 北市提供聽障者「聽打服務」

2015-09-30 20:56

[自由時報]聲音轉文字 北市提供聽障者「聽打服務」 2015-09-26  13:25 〔記者何世昌/台北報導〕「噠噠噠」的鍵盤敲打聲,將聲音轉成文字且呈現螢幕,造福聽障者。北市府社會局補助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試辦聽打服務,由打字高手協助聽障者,將各種場合的對話內容,透過鍵盤打字呈現在螢幕上,方便聽障者即時掌握溝通內容。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身心障礙者逾114萬人,其中聽語障礙者多達13萬人,僅次於肢體障礙者。但國人對聽障者通常迷思,認為聽障者都會手語,或多配戴有助聽器而能口語溝通。 事實上,根據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調查結果顯示,多達8成聽障者不懂手語,另外,聽障者即便配戴助聽器,仍無法清楚辨明所有的語意,這使得聽障朋友參與會議、活動、進修,甚至的對話過程中,因聽覺不佳而訊息缺漏,影響溝通。 為協助聽障朋友,北市府社會局補助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試辦聽打服務,由打字高手協助聽障者,將各種場合的對話內容,透過鍵盤打字呈現在螢幕上,方便聽障者即時掌握溝通內容。 社會局身障科表示,聽打服務可免費申請,個人每次得申2小時的服務、北市的非營利組織或政府機關申請則不限時數。去年9月試辦至今年7月,已累積220小時的服務量,且服務需求日益增加,顯示聽障者逐漸接受這種新型態的服務模式。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56868

[中央通訊社]八仙塵爆 新北醫療墊付到9/30

2015-09-30 09:49

[中央通訊社]八仙塵爆 新北醫療墊付到9/30 發稿時間:2015/09/29 17:02 最新更新:2015/09/29 17:02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市29日電)新北市政府今天表示,八仙塵爆傷者自費醫療費用墊付方案,確定將於30日到期,但持續住院的91人仍持續適用墊付。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林奇宏、社會局長張錦麗及馬偕醫院外科部主任董光義今天代表八仙塵爆管委會工作小組召開記者會,說明傷情分類的原則。 林奇宏答覆媒體時表示,八仙塵爆傷者健保不支付的自費醫療費用,先行由健保署墊付後再由新北市政府專案返還的墊付方案,將如期於30日到期。 他表示,依墊付方案,408位已出院或曾出院的傷者,9月30日後的醫療照顧回到健保醫療常規,10月1日以後健保自付負擔部分要自行付費。 他除提醒傷者家屬在10月後應保存醫療收據作為日後求償的依據,至於499位傷者中有91位仍住院,也就是從6月27日意外發生後就持續住院,意謂急性醫療期仍未完成,市府墊付方案仍照舊。 墊付會到急性醫療期結束,有些傷者出院再住院,但急性醫療期已結束,健保署燒燙傷後期照顧專案,出院傷者可以在醫師評估下加入專案,在醫療照護許可下,鼓勵儘快出院並持續復建及生活重健,重返社區。 他說明,大部分傷者受傷面積都超過20%,都可領取重大傷病卡,也就是有近7成的傷者都能取得重大傷病卡,可免部分自費負擔。 林奇宏表示,各醫院每月會核算墊付的費用陳報健保署,核報上有1到1個半月的時間差,目前收到的是7月墊付款,總額約7000多萬元,換算9月墊付款要遲到11月才會知道,市府一定會還這筆墊付款,但要先得知總額才能定得出還款計畫。1040929 新聞轉載自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509290315-1.aspx

《轉載訊息》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近期活動資訊

2015-09-30 09:03

[花蓮活動]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近期活動資訊 2015年09月27日 04:10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花蓮門諾基金會將於10/3(六)下午14:30-17:00,在花蓮縣鑄強國小辦理〈長情的告白〉電影播映及映後座談活動,邀請花蓮地區的民眾一同觀賞。免費入場,洽詢專線:(03)8338009分機241。 中 時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台北市東華扶輪社、中視愛心基金會合作,推出〈長情的告白〉系列報導,每周日刊出。欲獲得更多資訊或協助,請洽基金會: (02)2332-0992或上網:www.cfad.org.tw。相關訊息亦刊載於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或上Facebook搜尋「FUN中時」。(中國時報) 活動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7000339-260102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