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情的告白》觀後有感:居服員的價值不只是「服務」!

上週看了「長情的告白」,這是由衛福部社家署補助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拍攝,透過導演曾文珍的鏡頭,進入5位專業居家照顧服務員(簡稱居服員)的工作與被照顧者的家庭中,捕捉他們的真情互動,期待藉紀錄片塑造照服員的專業形象,鼓勵國人加入照護行列。

五位居服員的性別、年齡與國籍各異。但讓我最感動的是,居服員佩樺陪個案爺爺看病後,兩人在便利商店外享受霜淇淋的小確幸!

個案奶奶出席佩樺的婚禮,告訴她,「你就是我孫女」!來自中國的建紅陪小腦萎縮的個案一起看電視,討論太陽花學運,離開前細心調整電腦滑鼠的擺放位 置…..,這些都不是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核定的「服務項目」,我甚至懷疑某些照顧管理專員或居家服務單位的督導看完電影後,會說居服員違反專業倫理,跨越照 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界線。

然而,但如果沒有這些情感投入與陪伴,試問,要被照顧者赤身露體讓居服員洗澡何其難堪?個人私領域要敞開與照顧者共用,缺乏信任之下,如何放心讓居服員進入家內?

誠如Huang, Yeoh, and Toyota (2012)與Browne and Braun (2008)分析照顧工作在國際被需求的現象,以及一直被歸屬於低薪(low-paying)、低職業位階 (low-status)與骯髒 (dirty)工作,無法被視為「專業」工作的主因,係因隱藏在照顧工作深層的非技術性的能力要求終未被看見與重視,這些能力包括同理心 (compassion)、耐心 (patience)與專心致力(dedication) !

即使照顧需求大於供給,這些能力的濟價值始終被低估。也除非提升與尊重上述照顧價值與能力,否則老年照顧工作被賦予的「女性」、「骯髒」與「外勞」三者並列的既定印象難以被撼動!

照顧服務人員的專業價值不在於「提供服務」,而是如何協助個案達成他/她因失能而無法完成的工作,這才是照顧服務員成就感的關鍵來源。

更重要的是,除了被照顧者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被照顧者的家屬,必須知道如何尊重與理解照顧服務人員的專業價值,而非一味強調「服務」,方能促使此一產業吸引更多人願意投入。<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參考書目
Browne, C. V., & Braun, K. L. (2008). Globalization, women's migrant, and the long-term care workforce. The Gerontologist, 48(1), 16-24. 
Huang, S., Yeoh, B. S. A., & Toyota, M. (2012). caring for elderly: the embodied labour of migrant care workers in Singapore. Global Netwworks, 12(2), 195-215.

以上新聞轉載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1171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