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返鄉回饋 讓長輩安心終老

中國時報 執筆:白宜君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長期照顧卻遲遲未能落實,尤其原住民部落取得資源更為不易,成為被忽視的角落。

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注意到部落泰雅老人需求,整合部落媽媽與農夫,以族人照顧族人的訪視模式,陪伴在地約40戶獨居或身心障礙的長者,實踐「自己的老人自己顧」,要求政府正視長照漏洞,讓老人在故鄉安心終老。

33歲的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執行總書記方喜恩說:「每一個族人都受老人照顧成長,回饋很應該。」他與30歲的總幹事宋聖君來到本報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的「新故鄉動員令」節目,向主持人、《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細說返鄉10年、「部落照顧、照顧部落」的初衷。

農作維生曾互動緊密

方喜恩與宋聖君相識於10年前耕莘文教基金會所號召的原民青年返鄉團,當時方喜恩就讀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宋聖君是台大圖資的學生。

活動結束後,寒溪部落的方喜恩跟桃園復興鄉比亞外部落的宋聖君說,「我的部落需要協助,你願意幫忙嗎?」宋聖君慨然答允,隨方喜恩回到寒溪,重新認識原鄉。

寒溪過去以農作維生,共同耕作、收成,工作結束一起回家。方喜恩指出,村人間曾關係緊密,連小孩也會集中在同一家戶照顧。

宋聖君補充,泰雅族有互助的傳統精神,你幫我做一天,我就還你一天,不分勞動、慶典都是如此,「有時還細到若是男性的勞動力協助,就要以男性勞動力償還。」

1980年代受工業化浪潮席捲,農作價格不穩、土地迅速流失,約三分之一村人改以從事板模為主的季節工,但在不景氣之下,青壯人力有時一出門就3個月、半年,回家時就是失業。

工業化瓦解部落體系

宋聖君搖搖頭說,經濟壓力與借貸關係讓部落幾近瓦解,中壯年人口來來去去,老人缺乏照顧的問題也浮上檯面。

方喜恩媽媽李淑敏原職護士,今年52歲,是崗給協會創會理事長。她12年前遷回部落後,除教導部落老人跳舞維持健康,也接受社福團體委託,照顧兩位失能老人起居,但在服務過程中,她卻發現社福人員對老人陌生且不友善。

嫌太髒社工不願進門

李淑敏回憶,老人家中因無人整理,且中風行動不便,用過的尿布隨處丟,但社福人員卻不掩厭惡情緒,捏著鼻子央求她,「把老人帶出來訪談」,且因不諳族語、習俗與忌諱,與長者溝通不易。

李淑敏悲憤族人老來失去尊嚴,且屢有族人反應「隔壁也是失能者」,她開始騎摩托車訪查全村老人,調查出約40戶在政府名冊之外、需要關心的中老年族人。

李淑敏以微薄津貼為老人買菜、粉刷牆壁,並隨著崗給協會於2007年創立,組織部落媽媽為照顧委員會,以多對一為老人清理居家環境、量血壓、按摩等居家關懷,重燃失能老人笑顏。委員會最年長的媽媽75歲,比許多被照顧者還年長,且愛說笑、最受歡迎。

組媽媽隊做居家關懷

「媽媽隊」有時到了現場,會發現老人已努力把環境整理好,並擺好冰水、醃肉感謝,「只希望你留多點時間陪他聊天」。在照顧族人的過程中,李淑敏發現部落互相回饋的傳統重現。

今年,協會並與在地農人合作,整理出三分多的農田,栽種供餐食材,供部落廚房使用。

方喜恩強調,泰雅精神就是合作、共享、自己的老人自己顧,「部落有需要,部落人就應該站出來。」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