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會舉辦家庭兒少照顧者國際研討會

中央日報 (2014-09-02 18:05)陳惠玲/報導

家扶基金會消息指出,針對許多弱勢家庭親職化兒童問題之嚴重性,自101年開始執行親職化兒童服務方案,於9月2-3日邀集澳洲、紐西蘭、日本、中國及台灣的家庭兒少照顧服務學者專家與實務工作者進行對話與交流,提升精進服務品質,讓台灣及世界的弱勢兒童都能受到妥善的照顧、健康的成長。

  五位遠從澳洲、紐西蘭、日本、中國前來台灣的家庭兒少社會工作者蒂姆‧摩爾(Mr.Tim Moore)、傑米‧格雷(Mr. Jamie Gray)、羅蘭‧當恩(Ms. Lauren Donnan)、松本伊智朗(Mr. Ichiro Matsumoto)及范惠娟(Ms.Hui-Juan Fan),以及台灣的彭懷真教授、謝秀芬教授、任麗華教授、王舒芸教授、吳書昀教授、林木筆教授、衛福部簡杏蓉副組長及家扶社工的共同與會。
 家扶基金會林柏榕董事長在開幕式表示感謝關懷弱勢家庭兒童的成長,也特別感謝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的資金挹注,讓家扶執行親職化兒童服務方案二年多來,投入1億3千萬元持續幫助了2,358位親職化兒童,減輕他們的身心負擔,盼能助其逐步回復一般孩子應有的童年生活。

  根據家扶基金會「2011台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顯示,弱勢家庭的孩子經常幫忙做家事,投入的程度已達到分擔、甚至是取代家長的角色,而且多沒有可 替代與協助人力,因而在承擔工作時所遭遇到的困境與心聲有1.我好累、2.我不知道怎麼做、3.我想有自己的時間、4.我其實壓力很大。
 顯示弱勢兒少在承擔家務與照顧壓力的過程中,已對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與負面影響。
  對此,家扶基金會從100年擬訂、101年開始執行親職化兒童服務方案,透過1.兒童幸福津貼、2.兒童幸福應援團、3.兒童理家好幫手、4.兒童心靈加 油站-夥伴服務、心理成長團體、諮商輔導等方案的資源與團隊服務,提升家長親職功能、減輕孩子家務壓力,期能提升弱勢家庭幸福感。

 何素秋執行長表 示,家扶基金會長期關懷弱勢貧童,看見諸如小珍及小豪這樣的弱勢家庭可能因為家長忙於生計、罹患重大疾病、有身心障礙等情形,未能發揮親職角色、展現照顧 子女之責,以致未成年子女需額外承擔照顧者角色,不僅喪失原屬自身童年的生活,亦產生照顧負荷過重的情況。對於這些承擔起家庭照顧工作的兒童少年來說,他 們反轉了原本受照顧的角色(roles reversal),負起父母原本持家、保護、照顧的責任,成為家庭中的兒少照顧者,不僅剝奪了他們正常的童年(normal childhood )經驗,甚至影響了他們發展友伴關係建立的能力,著實讓人心疼。

 此次國際研 討會,來自澳洲的傑米‧格雷(Mr. Jamie Gray)及紐西蘭的羅蘭‧當恩(Ms. Lauren Donnan),二位小時候也曾是親職化兒童,更能感同身受這些早熟小大人必須承擔的壓力與重擔,現在的他們成為第一線的兒少照顧者服務方案輔導人員,其 經驗之分享,不僅帶給與會各國實務工作者不同的思維與創見,更喚起社會大眾關注這個普遍存在世界各地的親職化兒童議題,盼於未來給予這些孩子更實際與必要的協助。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