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問題標題即可展開答案
  1. 接受正確照顧技巧的訓練:照顧者於照護過程中發生的傷害,絕大部分來自於錯誤的照顧觀念及技巧。各縣市政府每年都會委託專業單位,辦理許多場次的照顧服務員訓練課程,或是醫療院所及相關組織也會辦理家庭照顧者訓練班,透過學習各種技巧與知識,不僅可以提高照護的品質,同時也可預防照顧者傷害的發生。
  2. 選擇合適的照護高度:在彎腰進行照護工作(例如在床邊替臥床者擦澡或更換尿布等)時,最容易造成照顧者傷及腰部。選擇適當的照護高度(例如將床面升高)以避免照顧者彎腰進行照護工作。
  3. 善用「四兩撥千金」的原理:照顧技巧的訓練課程中,常會教導照顧者如何利用人體力學的方式(如槓桿原理等),以達到省力、安全的照護活動。
  4. 照顧者穿戴必要的護具:如束腰、護腕等。
  5. 藉助適當照護輔具的協助:如移位輔具、帶輪洗澡椅、電動居家護理床等輔具,都可協助照顧者進行省力、安全的照護活動。

照顧心愛的家人也許會令人感到滿足,但同時卻也是充滿壓力。以下是一些壓力的警訊,當照顧者有這些狀況出現時,就是需要協助了。

  • 脾氣變壞:由於照顧工作是相當繁重與瑣碎的,所以家庭照顧者必須付出相當大的精神與體力,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永無止息。面對長期或慢性病患者 家人,大部分的努力或付出,表面上看起來對『患者/被照顧者』又似乎沒有任何幫助,照顧者對於病人的行為也逐漸到了忍耐的極限,所以常常很容易變得易怒, 對任何事情都不再有耐性。
  • 失眠或睡眠剝奪:失眠或睡眠剝奪是照顧者常會有的問題,一般來說,失眠或睡眠剝奪的狀況,不外乎下面幾項
    • 超過平日習慣預定睡眠的時間,仍無法入睡。
    • 可以入睡但過早甦醒,之後再也無法入眠。
    • 睡眠期間斷斷續續,無法連貫。
  • 身體開始出現不適症狀:不適的症狀例如:常常頭痛、疲勞、腰酸背痛、腸胃不舒服、容易心悸、食慾不佳、體力不支等等。
  • 無法接受他人的協助:拒絕身邊的親朋好友及專業人員,包括所提供對您在照顧工作上的建議及協助,不管這些建議是不是能夠分擔您的辛勞都無法接受。
  • 不再與原本親近您的人聯繫:開始照顧工作之後,您逐漸與以前交情熱絡的親戚或知己好友疏遠,不再打電話或拜訪他們。
  • 財務出現問題:因為照顧工作使得日常生活開銷大增,而使您的家庭收支逐漸負荷不了。

照顧者的自我覺察-長照平安五守則

根據調查,一段長期照顧平均十年時間。長期照顧好似一段長泳,要平安完成泳途,必須注意身體負荷,保存體力、適度喘息;也必須照顧好心理健康,不要失去希望,被孤獨、憤怒、絕望吞噬。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23年提出「長照平安五守則」,鼓勵家庭照顧者能自我覺察、勇於求助,善用政府資源,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家人。

1.備好「照顧救生圈」,找神隊友幫忙:政府長照2.0資源就是安渡長泳的神隊友,包含「照顧及專業服務」、「居家無障礙環境與輔具」、「交接接送」、「喘息服務」等四大項服務,亦有全日住宿機構之服務,只要撥打1966長照專線,一通電話服務到家,照專、A個管可協助家庭照顧者運用長照資源進行適合自己家庭的照顧計畫。

2.找到照顧替手,適度喘息:多多利用長照2.0 補助的「喘息服務」,或和家親友溝通協調,透過輪班照顧、適度休息或補充睡眠,讓身體放鬆。就像橡皮筋一樣,若持續拉緊,總有天會斷裂。

3.有人聽你訴苦:和談得來的家人、好友保持聯繫,偶爾吐吐苦水;如果沒有親友能說話,免費「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台語:有您真好真好),提供線上會談服務,排解照顧者苦惱和抑鬱的心情,全國亦設置上百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其中也有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心理協談等服務,照顧者在其中可以找到相同經驗者情緒支持、相互打氣,可利用「長照資源地圖」查詢。

4.每天至少15分鐘留給自己,做喜歡的事:每天留給自己15分鐘的時間與空間,不論是運動、聆聽音樂、冥想、書寫、散步等,傾聽自己的聲音,找回簡單的平靜與快樂。別忘記!為家人付出,也要愛自己,在照顧者角色外仍保有自我生活。照顧總會過去,你的人生還要繼續。

5.練習放手,訂定交接計畫:家庭照顧者常會擔心自己若生病倒下、選擇休息,被照顧者就沒人能照顧。其實,「練習放手」也是漫長照顧歷程中的最要一環。可上網查詢「家庭照顧者安心交接計畫」,循序漸進地進行問題盤點、登載被照顧者習慣或偏好,也同時就在腦內想像移轉工作與責任的過程,為必要的放手做好準備,減少照顧者焦慮。

其實,家庭照顧者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在校園中,你的身邊也可能就有「年輕照顧者(Young Carer)」,一邊上學,一邊還要照顧失能、失智、身心障礙家人。但他們不知道政府有協助的資源,也可能不好意思說。

1.我們可以注意周邊有沒有這樣的同學,可能因為照顧家人受到影響:
-經常缺席或遲到
-下課後急忙回家
-睡眠不足、精神差
-衣著無法整潔
-無法參加社團活動
-無法參加同學聚會

2. 如果你擔心有同學可能是「年輕照顧者」,希望協助他,你可以跟師長商量,或請他撥打1966長照專線或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

總之,平均十年的照顧歷程,被照顧者的失能狀況將隨著時間而愈趨於嚴重更複雜,例如第一次中風,可能有第二次中風,原本失能者後來失智,甚至需要洗腎等。照顧歷程變化多,必須訂定「階段性照顧安排」,並善用家外資源,必要時諮詢專業人員,千萬不要單打獨鬥。 2023.11

選擇在家照顧或是送到機構,不只是盡不盡孝道的問題,而是需要經過很多評估後所作的決定。

  1. 先了解老人家的疾病跟所需的照顧能力為何?如果只需要基礎的照顧工作,可以透過一些指導就能夠學會。可是如果需要技術性護理的部份(如插管),可能就要考慮到家人是否有能力自行照顧了。
  2. 了解老人家的意願為何?這是最重要的部分,會影響後續老人的生活品質。所以記得與他充分溝通,了解他的期待後再作決定。
  3. 考慮家人的時間,有沒有人可以擔任主要照顧者?其他家人可以如何協助? 現在多半是雙薪家庭,孩子也少,因此照顧的工作必須事先做好協調。我們建議一定要開個家庭會議,大家一起來討論。若有一個人可以擔任主要的照顧者專職照顧,其他人也要記得要給予財務、替代人力、陪伴的支持。
  4. 不是只有一種選擇: 現在長期照顧的服務比較多元化,增加了很多不同的選擇。居家及社區的服務可以幫助你減輕照顧工作。要多去了解現有的資源,依據老人家的意願及家人的狀況,做出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選擇。比如說日間照顧中心,你可以白天將老人家送去日間照顧中心,那裡有很多的活動可以參加,晚上又可以回家享受天倫之 樂。就算是在機構中照顧,也可以常常去探視,讓老人家不會感到孤單。

其實每種選擇都有它的利弊。只要依據各方條件做好選擇,就努力在這個選擇下讓老人家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吧!

 

  • 居家護理師:幾乎每個稍具規模的醫院都會有居家護理部門,他們專門在社區中處理需要專業護理服務的病患(如換導管、氣切、傷口處理等),因為有特殊訓練,通常居家護理師也可以解答大部分照顧上的技巧問題。
  • 社會工作師:目前在政府社會局(處)、醫院及民間專業社福團體都有社工師(員)的配置,社工師(員)通常能了解並提供您有關政府的福利資訊或是民間 的服務訊息;在針對家庭照顧者的協助方面,社工師(員)特別能透過評估了解您的需求,協助您作一個照顧上相關問題的規劃(如財務、服務或機構資訊提供等),而社工師(員)也能依您的需求尋找其他專業人員(如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社區精神科護士等)協助您。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