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關山日間照顧中心在日間照顧功能外, 八月中旬起將在增加夜宿、居家服務、送餐等多功能服務,縣衛生局表示,這是縣內第一間日間照顧中心轉型案例,希望發揮小規模多機能的服務功能,盼給長期照 顧者有喘息空間,民眾須負擔部分費用,關山地區的民眾可多加利用。 阿鳳的丈夫為扛家計,到外縣市工作,家人照顧重擔全落在阿鳳身上,除了小孩教養,還有行動不便的公公,長期照顧壓力下,公公終於進入日間照顧中心,自己也能外出工作,但晚上回家後,依舊要照顧小孩及公公,阿鳳不禁感嘆「一家人有多久沒快樂出遊了呢?」 衛 生局長期照顧科長劉鳳琴表示,縣內像阿鳳這樣的個案為數不少,為讓日照中心服務多元化,今年在六都試辦日照中心轉型,一粒麥子基金會承辦的關山日間照顧中 心是縣內首個爭取偏鄉地區試辦點的日照中心,未來由衛生局長照專員、專業社工視個案家庭長輩狀況,量身打造適切的照顧服務計畫,晚上也可接受臨時托育,給 家屬喘息空間。 一粒麥子基金會台東中心主任潘政憲表示,預計八月中旬過後,即可開始提供長輩的臨時夜宿服務。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94183
天使心家族近期活動,歡迎致電報名(03)-2200438,詳情請洽天使心家族。 一、天使心家族特殊兒家長成長講座: 1.日期:7月11日(六)10:30-12:30主題: 快樂爸媽、幸福孩子~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 2.講師: 張佳雯心理師/國民健康局戒菸專線服務中心主任 3.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4樓415教室(請先到1樓報到) (講座後備有簡餐,歡迎帶孩子一同前來,有志工協助照顧) 二、暑期親子烘焙趣: 1.時間:7/21(二)、8/4(二)、8/11(二)上午10點至12點 2.講師:陳雅穗(雅雅) 老師 3.地點:中壢禮拜堂,中壢市中華路一段859號8樓 4.材料費-每對親子每堂課200元 (3堂課程費用共600元) 三、104年下半年度~手足成長團體 1.對象: 國小一~六年級之特殊兒手足。 2.時間:8/1(六)上午10:00-12:00、 9/19(六)、10/17(六)、11/21(六)、12/19(六)10:30-12:30 3.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2樓木地板教室→請先至1樓信望愛走廊報到。 四、家長聯誼分享會 1.時間: 8/1(六)10:00~12:00(9:40請先至1樓走廊報到) 2.地點: 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1樓信望愛教室
【時報-台北電】先前保險業者大力推動的長期看護險,7月1日將正式更名為「長期照顧保險」,簡稱也從長看險改為長照險,與政府推動的長照計畫接軌,由於長照保險法等尚未立法完成,相關稅負優惠也未確定,新上路的長照險只是給付定義更明確。 但壽險業者也表示,原本業界有一旦確定是符合長看狀態時,即無上限給付直到99歲或100歲之類的保單,7月1日前即可能停售,改為有給付次數上限或以被保險人身故為保單終止依據的新保單。 保險局訂出長期照顧保險示範條款,將自7月1日全面上路,統一定義「長期照顧狀態」就是指被保險人經專科醫師診斷判定,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二擇一者。 所謂生理功能障礙,就是指被保險人經專科醫師依巴氏量表或依其它臨床專業評量表診斷,判定一定期間以上(不得高於6個月,亦即等待期的規定),其進食、 移位、如廁、沐浴、平地行動及更衣等六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持續存有三項以上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六項中三項不能。若經專科醫師判定生理功能障礙為終身無法 治癒者,就不受等待期的限制。 另一項即是認知功能障礙,也就是被保險人經專科醫師判定,達一定期間以上(同樣不得高於6個月),仍為持續失智狀態,且有分辨上的障礙,如時間、地點、人物三項中有二項無法辨識,且依臨床失智量表評估達中度以上。 業界表示,新的長照險條款統一認定的標準,也規定長照保險金的給付方式,部分不符合示範條款的保單,6月底前即會全面停售,但大多都是目前銷售量較少的保單,應不至於再出現停售效應。 保險局也明訂,未來若長照保險法出爐後,再訂出適格長照險的租稅優惠,屆時各保險公司必須提供先前投保長照險保戶保單轉換的機會,但若已開始領取保險金者則不能再轉換。(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彭禎伶/台北報導) 新聞轉載自http://ww2.money-link.com.tw/RealtimeNews/NewsContent.aspx?sn=2384351001...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27日電)華山基金會今天在嘉義縣舉辦第3屆愛老人運動會,長輩以「異國風」裝扮進場,熱鬧有趣;雙福基金會嘉義縣長青活力站老人也齊聚一堂表演,展現活力。 華山基金會今天在嘉義縣立體育館舉辦第3屆愛老人運動會,有200多位長輩分別以日本和服、夏威夷草裙、韓國阿里郎、埃及法老、西班牙鬥牛及愛台灣台客等裝扮進場,體驗異國風情。 嘉義縣社會局副局長張翠瑤表示,長輩需要的是關心與陪伴,華山基金會運動會讓長輩有機會走出戶外,讓長輩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現場的長輩接著組隊參加「穿山越嶺」套圈圈、「同心協力」舉大球、「滾大球」等比賽,場內超過萬歲的運動員們,展現不服老的精神,似乎回到年輕時。 另外,雙福基金會嘉義縣長青活力站下午也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邀請200多位平均80歲以上長輩表演早期年代的童謠、戀曲、打拚、農村曲音樂故事。 大美等活力站的長輩為登台演出,不僅積極排演,還親手製作演出道具蚵網、掛粽、弓箭等,且努力學習每個動作、背歌詞,追求完美的心,完全不輸年輕人。 參加大美活力站近10年的78歲江楊桂與其他長輩,彼此鼓勵走出戶外,首度嘗試清唱愛神、青春嶺等歌曲,台下親友紛紛報以熱烈掌聲。 文章轉載自http://n.yam.com/cna/life/20150627/20150627117737.html
大紀元2015年0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當死亡成為不可避免的事,你有想過如何決定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嗎?是選擇接受一連串令人痛苦無效的電擊、急救,或是選擇尊嚴舒適的善終,甚至是否曾考慮遺愛人間,讓自己的生命可以再另一個人身上延續呢? 為增進民眾對於「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認識,特於7月11日上午9:00-12:00於高醫第一講堂,辦理「生命延續,愛無止盡,預約圓滿終點」~器官捐贈暨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推廣宣導活動。活動當日,除有宣導講座外,亦設有器官捐贈暨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簽署攤位及器官捐贈者生命故事海報。 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洽高醫服務台、社會服務室索取報名表或至高醫網站下載,或洽高醫社會服務室翁先生或張雅惠社工師報名(電話312-1101轉5251或5264)。 活動公告轉載於http://www.epochtimes.com/b5/15/6/23/n4463478.htm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年紀大了,記憶力越來越差,該不會罹患失智?」「媽媽最近常把東西亂擺,這是失智的徵兆嗎?」隨著失智觀念逐漸普及,只要家中長輩一有異狀,就會擔心是不是罹患了失智症。 臺南市衛生局表示,其實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透過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等方式,就可減緩失智症發生率。 平時多動腦 失智症狀可避免出現 失智症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在臺灣發生率約5%,平均每20位老年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有些人以為老年人得失智很正常,卻不知道透過預防手段,即使無法阻止腦部病變,長者仍有可能不產生失智症狀,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國外《修女研究》。 該研究中的修女由於長期從事教職並時常動腦,年老過世後研究人員解剖其大腦發現,有些修女雖腦部已有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但直到過世前都仍過著正常生活,顯示失智症其實可以預防。 吸菸、頭部外傷 皆是危險因子之一 既 然如此,失智症究竟該怎麼預防?衛生局表示,首先要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參與、均衡飲食等,當家中長輩閒暇時,可鼓勵他們下棋、 打麻將等刺激腦部活動,或散步、打太極拳、從事簡單農務工作等;在飲食方面,則建議依照國民健康署的飲食指南,每日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並避免體重過重或過 輕。 此外,也要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預防三高、不抽菸、避免頭部外傷及遠離憂鬱,若長者為三高患者,應即早治療及控制,癮君子應戒菸及遠離二手菸危害,在室內或戶外活動時都需特別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撞到頭部,並且學會排解憂鬱,保持心情愉快。 改變生活習慣 降低風險防慢性病 上述方法其實都很簡單,只要從日常生活中著手,養成良好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不僅可預防失智症,也可預防其他慢性疾病,一舉數得,從現在起改變生活習慣,即可享受繽紛老年生活。 新聞轉載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lis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