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活動]銀髮族講座:失智症照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冠妃9月3日上午10時至11時40分,在該院第一醫療大樓B1第8會議室(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主講「銀髮族講座:失智症照護」。 此活動需事先報名,報名電話為(04)2205-2121轉3207。
[台中活動]甘霖瑞智學堂招生中 活動轉載自http://www.tada2002.org.tw/tada_eventothers_detail.aspx?pk=415
[中時電子報]身心障礙者日照中心 心願工坊開幕 2015年08月28日 04:10 張潼/台北報導 台北市首個針對身心障礙者開設的公辦民營「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昨天開幕。位在大同區的這處「心願工坊」未來將可提供20名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包括製作手提紙袋、手工皂等簡易作業,以及休閒文康活動,增進障礙者自立生活與社會參與能力。 社會局身心障礙者福利科長廖秋芬表示,過去北市雖有日間作業設施,但都是民間團體自行尋找場地後,再向社會局申請補助,稱為「方案委託」。不過,因社福機構場地本就難覓,很多日間作業設施設置一段時間後,常面臨屋主不願續租、場地不合適等問題,損及服務穩定度。 廖秋芬說,改為「公辦民營」方式後,由社會局提供市有場地,交給民間團體經營,服務較有延續性。此次在大同區開幕的「心願工坊」,就是全市第一家針對身心障礙者成立的公辦民營日間作業設施。 心願工坊服務對象為15歲以上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身心障礙者,最多可容納20人,並提供簡易手作活動,如製作手提紙袋、手工皂、中秋月餅禮盒,也安排休閒文康活動。 昨出席開幕儀式、患有自閉症的小嫻說,高職畢業後曾在便利商店工作,但因職場人際關係適應不良,屢屢出現情緒波動,最後只能暫時休息;小嫻媽媽期待,她進入日照作業設施後,可以更健康快樂。 為就近服務社區內的身心障礙者,社會局擬比照「一區一親子館」、「一區一老人日照中心」,在每個行政區至少設置一處公辦民營日間作業設施,但因場地難覓,目前只確定明年初可再增加松山、大安2區各1處。(中國時報) 新聞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8000533-260102
[自立晚報]合庫人壽360度關懷居家照顧者 【記者郭宜均臺北報導】合庫人壽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合作邁入第三年,今年以食、衣、住、行四個面向360度守護照顧者。合庫人 壽發現,全國家庭照護者約有90萬人,長期以來,居家環境整理及居家照護一直都困擾著照顧者們,白天重症家人要上下床如篶或活動時,照顧者要抱扶移位常導 致肢體酸痛;晚上照顧者又要利用重症家人休息時間整理家務,所以正確的照護姿勢及快速收納方法是照顧者們必修的課題之一。 因此合庫人壽於8月,特別舉辦「居家守護—簡單小撇步 守護居家與生活品質」活動講座,邀請復健師簡文仁,與家事達人楊賢英,針對照護親人的搬扶移動習慣,以及居家生活環境整理,分享正確觀念與操作步驟。 家庭照顧者常因搬扶移動家人,施力不良而造成筋骨酸痛,因此簡文仁教授特別強調,在抱扶時,力量會集中於腰椎,在移轉家人時,要掌握轉腳不轉腰的要領,以 避免對腰椎及下背的傷害。家事達人楊賢英則感同身受的說道,自己因曾照護過媽媽與婆婆,非常清楚家庭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由於家庭照護者整理家務的時間有 限,因此更需要快速且便利的收納方式,以節省時間,因此在活動現場,她特別示範收納DIY,透過大小不同紙盒的變化,讓居家收納能更省時,減輕家庭照顧者 的負擔。 活動中,看到許多照顧者與合庫人壽志工的互動,合庫人壽總經理張志杰也深深體認到照顧者的家庭生活並不如外界所想像,在家中照顧無法自理的重症家人就跟照 顧小孩子一樣,視線一刻都不能離開,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照護,等到病人睡了,才有空整理家務或做些自己想做的事,長期下來,若沒有正確省時省力的方法,照顧 者們可能施力不當傷害自己或無暇打理自己,很容易堆積負面情緒導致社會會題,所以張總經理提醒照顧者們,照顧的路相當漫長,要先照護打理好自己,才能扶持 家人一起走過人生的道路。 除了居家照護的重要外,簡文仁教授表示,現在社會步入高齡,平均壽命長子女卻少,因此更需要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補強,家事達人楊賢英也非常認同保險的重 要性,認為保障就如同家庭的定心丸,讓家庭成員不因意外或其他因素,而面臨害怕與恐懼。合庫人壽張總經理指出,現在家庭結構簡單,不像以往多代同堂,總有 人力可以協助照顧重症家人,一但家庭出現需要被照顧的人,往往就要上演人力及心理的拉距戰,所以防患未然之計就是先從食衣住行各方面先照顧好自己,並做好 醫療險及意外保障的規劃,避免自己成為被照顧者才是根本之道。(自立電子報2015/8/27) 新聞轉載自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4&catsid=2&catdid=0&ar...
[東森新聞雲]台北市老人有福了!9/1健檢服務名額再增1030名 記者李佳蓉/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27日公布,為延續今年3月2日開跑的老人健康檢查服務,自9月1日起,北市7家老人健檢特約醫院,再新增1030名老人健康檢查服務名額。凡設籍於台北市今年年滿65歲以上老人或55歲以上之原住民,均可藉電話至7家特約醫院安排健檢。 於9月1日起在博仁綜合醫院、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西園醫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及忠孝院區等7家醫院, 再新增1030名老人健檢服務名額。民國39年12月31日前出生之老人及民國49年12月31日前出生之原住民,可先致電特約醫院登記健檢名額,再安排時間至已預約之醫院接受健檢相關準備及領取檢體容器。 衛生局提醒,每位長者參加老人健康檢查次數 以每年1次為限,今年已受檢之長者將不再提供此項服務,若重複、超次或自行要求增加檢查項目者,其費用由受檢者自行負擔。今年提供A、B 兩套老人健檢方案供長者選擇,A 套每年皆可選擇,但103年已選擇 B 套(含腹部超音波)方案之長者,今年只能做 A 套,需間隔 1 年(即105年)才可再選擇。若長者104年度尚未施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亦可併同台北市老人健檢一併施做。 ▼9月1日新增服務名額老人健檢醫院資訊及健檢項目一覽表。(圖/翻攝自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自由時報]家事外勞下月調薪 月薪1.7萬 〔記者黃邦平/台北報導〕外電報導,印尼官員透露已與我國取得共識,九月起家事外勞薪資將漲至一萬七千元、漲幅約七%;勞動部長陳雄文昨晚證實,今天將舉行印、菲、越、泰多邊會談,可望談定家事外勞薪資調整金額。 漲幅7% 影響21萬家庭 家事外勞包含外籍家庭看護工與家庭幫傭,目前國內約廿一萬人,家事外勞薪資已凍漲十八年,一直維持在一萬五八四○元。現行產業外勞月薪是比照基本工資,七月起為二萬零八元。 廿一萬家事外勞中,印尼十七.六萬人最多,菲律賓約二萬六千人居次,已凍結十年的越南,最近重新開放,約有一萬人,泰國最少、只有五百多人。 印菲越泰 聯手向我施壓 家事外勞近八成三來自印尼,印尼也幾乎年年都要求提高待遇,甚至數度威脅停止輸出勞力,今年我國與越南敲定解凍家庭看護工等外勞項目,一度被解讀為「聯越制印」,六月以後卻逆轉,印、越、菲、泰等國竟透過東協跨國機制,聯手要求我國調漲薪資,讓勞動部腹背受敵。我國今年七月調整基本工資,這四國單方面推算家事外勞「合理」薪資是一萬七千五百元,甚至片面拒不驗證雇主申請文件,強行干預調整。 陳雄文近期四處滅火,承諾若調漲家事外勞薪資,一定是各國籍外勞一體適用,但我方立場仍堅持不與我國基本工資連動。八月三日見過菲律賓勞工部長,廿五日和印尼勞工部長見面,確定除了每年一次部長級會議,也會安排定期的工作層級會議,針對勞工管理、仲介等勞工事務執行面問題多溝通,避免造成誤解。勞動部研判認為合理數字應在一萬六八四○元與一萬七五○○元間,外勞人數最多的印尼都已公開表示調薪到一萬七五○○元,今天拍板定案的最後數字應相差無幾。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聲援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則批評,家事外勞先在母國被仲介扣一大筆錢,到台灣工作又得不到勞基法保障,工資低、工時長,且沒有親友圈在精神上支持,很多外勞幾乎廿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幫台灣人盡孝道,連適用基本工資都做不到,只能說勞動部「過份」、「無恥」,就算漲到一萬七千元,也讓人「不滿意」。 家中僱用印尼籍看護工的何小姐則說,如果每月增加一千多元應該還能負擔,其實平常也會另外給外勞紅包,免得被仲介抽成,畢竟是要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外勞高興就會多用點心,照顧品質也比較讓人放心。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1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