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佳容:照顧失智長者 先評估個案再改善環境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副教授謝佳容演講的神情。 [中央日報 網路報] 臺灣老人人口急速攀升,至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的照顧已逐漸成為顯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副教授謝佳容7日在「失智者照顧技巧」講座中指出,在照顧上,要先評估了解個案的狀態,再根據病情的發展及健康狀態、殘存能力,進行支援與照護。 「失智者照顧技巧」是「居家高齡長者生活照顧」系列講座之一,由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結合恆安照護集團、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專業師資,與士林區富光里辦公處共同舉辦。 謝佳容表示,長者失智的核心症狀,是腦神經細胞遭破壞所引發的症狀,依症狀可能惡化失智症者,會無法辨識事實,簡單的說,會產生記憶障礙,記不 住新的事物;判斷力障礙,無法依事物到底思考;執行功能障礙差,無法依訂定計畫,執行順序,步驟;解決問題功能障礙弱化,無法對意外狀況作出回應,只會陷 入混亂狀況;定向感障礙,不知今天是幾月幾日及自己目前的所在地;失認、失語、失用,不知衣服穿法及工具使用、不知眼前的東西是什麼、想不起東西的名稱、 無法理解人們說話的意思。 周邊症狀則是失智症的核心症狀加上本身的個性、身體狀況、經驗、環境等因素夾雜一起,所引發的症狀,導致憂鬱、妄想等精神問題。此類症狀使失智症者無法適應正常生活。 謝佳容提醒家屬,如長者發生以下症狀,應立即就醫,包括:判斷力急速退化、無法勝任以前熟悉的工作、經常忘記最近所發生的事情,說話時無法以適當的字彙表達、容易走失、對生活失去興趣及經常找不到東西等等。 針對失智長者日常生活照顧的方法與策略,謝佳容指出,應改變失智長者做事的方法;避免用火危險,改用電磁爐煮食物,拜拜時以手拜代替上香;改變 物品:避免輪椅角刮傷足部,加上襪墊減少摩擦傷害,門的喇叭不易轉開,改造成握把式壓下開門;運用輔具減少活動操作難度:借輪椅或拐杖移動,維持正常社交 功能,操作筷子不便,改用輔具仍可自行進食;改造環境:硬體上,空間規劃及物品擺設能簡化、明示,以家庭式的個別照顧空間為目標,軟體上,營造良好環境- 友善的照護語彙共識。 另外,要避免環境或身體的過度刺激,噪音、訪客,避免負面的態度及說話語氣,不要責罵或驚嚇到長者,應以正面鼓勵的方式,避免不合理的期待,消除容易造成被害妄想的情境,切勿使用化學性或物理性約束長者等等。 系列講座尚有2週2場次: 7月14日,臺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復健師朱家德主講「預防跌倒」;7月21日,基隆市立仁愛之家養護大樓督導林素雲主講「居家長者照顧技術」。 陽明公寓主任邱昭琪歡迎士林區家中有居家高齡長者及其家屬共同進行課程研習,建立家屬對高齡長者日常生活照顧之相關知識及技術。報名電話如下:士林區富光里區民活動中心:28162459;陽明公寓:28619296。(王鵬捷編) 新聞轉載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8&docid=1032...
雲林縣林內鄉長期照護服務據點熱鬧揭幕啟用 大成報-2015年07月08日 下午14:39 【大成報記者張秦華/雲林縣報】雲林縣政府及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為照顧偏鄉的林內鄉民眾健康,特向衛生福利部申請「獎勵偏遠(含山地離島)及長照資源不足地區設置在地且社區化長期照護服務據點計畫」,於林內鄉林南活動中心設置長期照護服務據點以服務在地民眾;並於今(8)日上午10點舉行揭牌儀式。 參與貴賓有縣長李進勇、立委劉建國、雲林縣衛生局長吳昭軍、林內鄉長張維崢,及國立成大醫院台南總院副院長蔡良敏、斗六分院長趙文元、副院長馬先芝、副主任洪文方、地方政商名流及民眾等數百人,場面熱鬧。 李進勇縣長表示,林內鄉人口數1萬8,970人,65歲以上老人人口數為3,060人,老人人口比率占16.13%,推估失能人口數為529人。為衛生福利部公告長照服務資源不足的地區。 在縣府協助下,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透過衛生福利部「獎勵偏遠(含山地離島)及長照資源不足地區設置在地且社區化長期照護服務據點計畫」補助,設置林內鄉長期照護服務據點,透過更多志工投入,不僅有社區參與的實質意義,還能就近利用當地人力、資源,整體長期照護運作也更加人性化、在地化。 斗六成大醫院趙文元院長指出,林內鄉人口數為1萬8,970人,65歲以上老人人口數為3,060人,老人人口比率占16.13%,推估失能人口數為529人。該計畫主要目的為發展社區式照護、建立整合服務模式,將長期照護資源更有效的利用,強化社區動能,以達健康促進之目標及增進民眾長期照護服務之可近性。感謝林內鄉鄉公所協助配合辦理,歡迎符合資格的民眾可至林內鄉公所、林內鄉衛生所或服務據點提出申請,由照顧管理專員評估,連結照顧資源後安排服務。 斗六成大醫院馬先芝副院長表示,計畫收案條件為65歲以上老人、50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僅IADL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失能且獨居之老人。該計畫服務據點預計於八月辦理照顧服務員訓練,希望林內鄉民就近踴躍參加,取得結業證書,可媒合在地就業機會,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也預計於8月辦理照顧服務員訓練,在參加民眾取得結業證書後,媒合在地就業機會,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 服務據點揭牌啟用活動順利圓滿,許多年長者也迫不及待的體驗據點內的各項健身設施,並一起享用林南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的風味餐饗宴,為揭牌活動畫下完完美據點。 新聞轉載自http://n.yam.com/greatnews/society/20150708/20150708141295.html
嘉義縣打造「日安家園」照顧身障女性 嘉義縣第一座專為身心障礙人士成立的「小太陽日間照顧中心」、第一個專為身心障礙女性打造的「日安家園」,以及全縣第二處加強身心障礙者工作技能的小型作業所「安心社區日間作業所」,今日同時舉行揭牌啟用儀式。 嘉義縣長張花冠表示,多照顧一名身心障礙者,就能多幫助一個家庭,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期待各種日間照顧服務處所的成立,可以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多照顧,學習生活技能、接受工作訓練,也讓身障朋友的家庭與父母有喘息空間。 嘉義縣15歲以上心智障礙者(含智能障礙及精神障礙)有6477人,占全縣身障人口16.5%,社會局補助嘉義縣精神康扶之友協會,成立「嘉義縣 小太陽社區日間照顧中心」、「日安家園」及「安心社區日間作業所」,提供15歲以上具生活自理能力、且有意願參與的身心障礙朋友學習、活動及文康休閒照顧 服務。 位於太保市祥和東路三段的複合式照顧中心,佔地102坪,空間寬敞明亮,共有4個樓層,其中2樓為小太陽日間照顧中心、3樓為日安家園;至於1、4樓的「安心社區日間作業所」,簡稱「小作所」,是為加強身心障礙者工作技能的小型作業所。 社會局表示,嘉義縣101年在山區竹崎鄉灣橋成立第一個小作所,太保市為第二個小作所,主要提供海區有工作意願及能力、卻未能進入庇護工場就業的身心障礙者,在這裡接受工作訓練,提高其就業能力及自信心,培養獨立生活與就業技能,為將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50歲領有精神障礙中度手冊的阿文寄居於兄長家中,時常被嫂嫂排斥,自幼失學自信心薄弱,時常訴說在家中備受歧視、缺乏關心、擔心工作老是做不好。自從進入社區作業所學習,雖然工作速度較慢,但認真努力學習態度值得讚賞,阿文每月皆全勤,還領有獎勵金,與同儕相處愉快。 另外,社會局為擴展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服務,已在朴子、水上、竹崎設立3處家園,太保市「日安家園」為女性專屬,希望提供成年心智障礙女性一個溫暖的生活空間,同時在專業及整合性的服務過程中,學習生活起居與照顧能力,有尊嚴地在社區中生活。 嘉義縣精神康扶之友協會總幹事陳素綢說,「日安家園」可提供6個名額使用,主要針對低收入家庭或家中乏人照顧者優先,目前有2人提出申請,將進一步評估審核。 新聞轉載自http://times-bignews.com/content.php?t=30774&s=%E5%98%89%E7%BE%A9%E6%96%...
疑因照護壓力大 男拔管悶死住院母親 高雄市50歲蔣姓男子疑似不堪長期照護母親壓力過大,今天凌晨12點多,在長庚醫院單人病房內,涉嫌拔除77歲母親的鼻胃管與洗腎管,並用雙手悶住母親口鼻導致窒息,醫院護士發現情況不對進行急救,最後宣布急救無效。 仁武警分局表示,蔣姓男子昨天下午喝酒,晚間單獨在醫院照顧母親,涉嫌悶死母親,護士稍晚進入病房準備量血壓時才發現,通報警方前往醫院處理。蔣嫌在警方偵訊時坦承,長期照顧久病母親壓力過大才下手。警方依殺人罪嫌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中央社╱高雄5日電】 蔣姓男子涉嫌疑因不忍母親病痛和不堪長期照顧,今天私自將住院母親的呼吸器及洗腎器拔掉,雖然護理師發現通報醫師急救,仍未能挽回,高雄市警方著手調查。 高雄市警察局仁武分局初步調查,77歲的蔣男母親因罹患中風與慢性病,於高雄長庚醫院住院,蔣男疑因不忍母親病痛和不堪長期照顧,於護理師巡房後鎖門,拔掉母親的呼吸器及洗腎器。 護理師隨後再巡房時,發現蔣母的呼吸器及洗腎器被拔掉,趕緊通報醫師急救,但未能救回,高雄市警察局仁武分局據報趕往醫院處理。 警方在醫院找到滿身酒味的蔣男,他一度辯稱自己到病房外抽菸,不知發生什麼事,那些管子和儀器可能是母親自行拔掉,但相關說詞被員警和醫護人員認為蔣母不可能有這種行為能力。 警方表示,經過一番溝通和動之以情,才突破蔣男心防,坦承是因不忍母親久臥在床和長期照顧的壓力,才動手拔管。 警方將蔣男帶回調查,並報請高雄地檢署檢察官和法醫相驗,釐清蔣母死因和案情。 新聞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2/1036549-%E7%96%91%E5%9B%A0%E7%85%A7%E8%AD%B7...
屏東縣政府7月4日起,舉辦「同儕支持員」培訓課程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50704 10:22:20)屏東縣政府社會處於7月4日起,假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舉辦「同儕支持員」培訓課程,希望滿18歲以上,目前已經自立生活於社區 當中之身心障礙者,參加課程培訓,日後能透過自身的經歷,同理支持與協助中重度身障者,有能力「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負責」,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委 辦單位平安基金會於課程中特別邀請相關領域專業人員,為學員講授認識自立生活運動與福利法規措施、從規劃到實踐等相關議題。其中7月11日(星期六)特別 邀請台灣第二個創立自立生活協會之高雄市向陽自立生活協會楊媛甯講師、楊博宇講師,姊弟二人都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這種罕見疾病,目前仍無藥可醫 治,只有復健減緩它的快速惡化。在他們的臉上,總看得到陽光般的燦爛笑容,但在笑容背後,其實隱藏著難以計數的淚水與委屈。他們常勉勵自己:「生命的豐富 與否,決定權在於自己願不願意踏出這一步。」對於未來他們希望能夠協助更多的身心障礙者,融入社會、社區中,也能跨越障礙,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目前致力於 高雄市向陽自立生活。 本縣目前培訓同儕支持員計有49名,提供30位身心障礙者支持服務,為滿足不同障別的需求以及就近性提供服務,再次 培訓同儕支持員。歡迎您加入身心障礙者支持團隊,參加受訓身障者且通過「同儕支持員」考試合格,可取得結業證書,日後服務對象有需求時,將由社工員遴選合 適之同儕支持員協助身障者擬定自立生活計畫,提供服務之諮詢鐘點費每小時最高補助200元。 自立生活運動是透過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的一項新福利政策,也是身障者自助助人的福音,歡迎身障者與楊媛甯講師、楊博宇講師一同參與推動自立生活運動,促使這個社會能跟著一起改變,讓不同障別的人都可以自在生活!這也是自立生活運動的最終目標。 民眾如有諮詢事項或有使用自立生活支持服務需求,歡迎電洽委辦單位平安基金會7378402或洽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科電話:7320415轉5372 訊息來源:屏東縣政府 活動公告轉載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74010.aspx#.VZnYKVIiZ9k
治療失智症 「藥」怎麼辦? 2015-07-04 文/顏群芳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指出,在民國103年底,台灣失智總人口共有23萬9760人,佔全國總人口1.02%,相當於每百人中即有一人是失智患者。 目前現有的失智症藥物,依照其藥理機轉不同,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屬於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例如Donepezil(愛憶欣)、Rivastigmine(憶思能)、Galantamine(利憶靈),其中「愛憶欣」建議睡前吃一次即可,但服用後,若有失眠或做惡夢的情形,可改為早上服用;其餘兩種藥則依劑型的不同,每天需服用一到兩次。由於此類藥物會增加乙醯膽鹼的作用,所以會有較明顯的腸胃道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可與食物併服,以減輕症狀;另外它也會有降低心跳的副作用,和心血管用藥(如diltiazem、amiodarone、digoxin)一起使用,要特別小心;和抗凝血、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併服,也可能增加腸胃道出血的風險,所以並用多種藥物需特別謹慎。 另一類失智藥物Memantine(憶必佳、威智),是藉由阻斷腦中N-Methyl-D-Aspartate接受體,抑制鈣離子流入神經元細胞內,主要用在中、重度阿茲海默氏症病人身上,常見副作用有頭昏眼花、頭痛。 以上這兩大類的藥物,都需先經過健保署的事前審查,並依照病患所做的相關智能測驗報告,符合資格者,才能由醫師開立藥物。 以健保規範來看,輕度至中度失智症,適用「愛憶欣」、「憶思能」和「利憶靈」;中重度失智症,則限使用「憶必佳、威智」;屬於重度失智症,則可使用「愛憶欣」及「憶必佳、威智」。 但如果有腦中風病史,或是臨床診斷為「血管性失智症」,或有嚴重心臟傳導阻斷之病患,則不建議使用這些藥品。 要注意的是,這四種失智藥物,都只能減緩病情,而沒辦法達到治癒的目的,所以服用這些藥物一年之後,都需再重新做智能測驗,如有退步,則建議停止使用。 照顧失智患者,是一條漫漫長路,而藥物只是扮演著一個輔助角色,但唯有了解它,並學習相關的照顧技巧,才能使這些患者的生活品質有所提升,讓他們都能過得更有尊嚴一點。 ◎以下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預防失智的秘訣: ●活到老、學到老,老友、老伴不可少。 ●多動腦、沒煩惱,天天運動不會老。 ●深海魚、橄欖油,蔬果豆穀來顧腦。 ●保護頭、控體重,血壓、血糖控制好。 ●不抽菸、不鬱卒,年老失智不來找。 (作者為為恭紀念醫院藥師)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