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失智長輩的守護天使

人間福報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鹽當洗衣粉,沙拉油變汽水,理所當然地問超商店員怎麼沒有賣雞、鴨?「海馬迴劇團」的一員、五十多歲的黃秋謹,將失智症狀演得活靈活現,不過她並非專業演員,只是家庭照顧者及失智症老人的守護天使──失智宣導義工。

「我是很資深的家庭照顧者!」黃秋謹豁達地解釋,「先生十年前中風,是重度的,血管性失智、失憶,一開始由爸媽和我照顧,後來八十四歲的媽媽失智,兩年前八十八歲的爸爸也中風、失智,變成我一人照顧三個人。」照顧重擔已經讓她喘不過氣,每天都覺得好累,但是,這些年她學會如何向外求援,生活品質才慢慢改善。

黃秋謹說:「學會找社會資源,申請居家照護,然後給自己一點時間到外面上課,學習更多有關失智症的知識,既能紓壓,又能讓家庭恢復幸福。」現在,她還從家中走出來,接受媒體訪問,讓社會了解居家照顧者的面貌,上台演出則是另一種樂趣。

錯把肥皂當點心

「失智症老人守護天使」計畫的發起單位:老人福利推廣聯盟(簡稱老盟)認為,失智症不僅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延緩退化(並非治癒),還需要友善環境,因為失智症後期,需要的不是藥物,而是家人、社區的接納與陪伴。

海馬迴劇團是立心基金會承辦龍山老人服務暨日照中心所成立,起因是六名社工接受老盟培訓後,創意發想的成果,不僅找來專家指導,學員、老師還一起研發劇本,最後寫出「洗澡」、「半夜找東西」、「超商買東西」等篇,已有五百人看過他們的表演。

記憶錯亂、認知退化,說起來很抽象,簡單地說,就是像錯把肥皂當點心、將便利超商當成傳統市場;付了一百元認為已經付過錢,無法理解「錢不夠」的概念;看到兒子以為是老公,女兒當作看護;也不能起爭執,當被告知事實,會認為大家是要聯合起來欺負他,覺得受到委屈;或是東西吃了說沒吃;常常疑心家人、看護偷了他的錢與首飾……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迷路,或聽到有人唱卡拉OK的幻聽及暴怒。

「失智症狀很多,沒上過課真的不會清楚什麼狀況是失智引起的。」黃秋謹以一線照顧者的感受作分享,對於要演出失智者幫助甚大,引起許多人共鳴。她說,轉移注意力是避免爭執的最好方法,「東西不見了,我們好言好語的說,再跟他一起找;要吃東西,給他們看牆上自己寫的用餐紀錄;生氣時讓他喝杯茶、聊別的事;時間點一過很快就會忘懷;患者在意的物品,如鑰匙,則可以多準備一份,然後說:『找到了!』」

照顧者向外求援

老盟的代言人郎祖筠也跟「守護天使」分享她面對失智父親的辦法,意外地和黃秋謹的心得相仿。郎祖筠說,爸爸有陣子忽然很生氣地說:「錢被騙走了,心情不好。」詢問媽媽才知道爸爸年輕時,被人騙了整個月的薪水,老的時候忽然想起就生氣,她便塞給爸爸六百塊,說壞人已經被警察抓走了,讓爸爸好開心,沒去追究不同年代錢的模樣和數額。 

此外黃秋謹還體會到,多些鄰居來家裡串門子,和媽媽聊過往的事,可以讓失智的媽媽記憶力慢慢復原,心情開朗,「除了自助,我們還得和鄰居彼此共助。」黃秋謹說,如果沒有走出來上課、喘口氣、當義工、認識失智症,她一定會變得很憂鬱,「根據統計,八成以上的家庭照顧者都有憂鬱症。」

沒想到求援後,不僅可當義工、演戲紓壓,了解更多專業知識,讓家庭恢復幸福,所以黃秋謹呼籲,當照顧者壓力過大時,可以打○八○○五八○○九七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諮詢專線,如果經濟有困難、需要帶家人就醫,都能請專員提供訊息或協助,「其實有老人照顧的社工機構都可以尋求協助,若是台北市,可撥二十四小時的失智症關懷專線:一九九九轉五八八○。」

多方角度了解症狀

史艷文也會失智

民間團體以失智症主題來演戲的動機,來自老盟發起的「失智症老人守護天使」培訓計畫,除了海馬迴劇團,伊甸基金會嘉義社區發展中心的社工和台北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銀髮健康樂活學堂都建立了失智劇場,雙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更自繪「失智十大警訊」漫畫作教材,切膚之愛基金會則搭野台戲,找來專家錄製雲州大儒俠史艷文的失智人生。

與龍山老人日照中心不同的,伊甸基金會嘉義社區發展中心沒有義工,服務對象是失能長者的家庭,而失智是其中一項病症,督導林秀琪說,服務時遇到不少狀況,如家屬沒有意識到衝突來自於失智症。

「像一位長輩堅持不洗澡,家人很無奈,檢查後得知是長輩忘了洗澡的方法,又不好意思詢問;一位長輩也是不愛穿衣、扣釦子,家人覺得他愈老愈懶,不知道是失智引起的退化。」失智會讓人情緒起伏大,變得特別高興或暴怒,有家屬把這樣的長輩當作刻意找麻煩來看,「在我們去失能家庭宣導時,有七、八十歲的長輩恍然大悟,原來以前公婆不是虐待自己,而是失智!也讓家庭照顧者對失智症有心理準備。」

衝突來自失智症

說起伊甸加入失智症守護天使培訓的契機,林秀琪說,是因為嘉義縣老人比例為全台最高,在高齡老人逐漸增多的情況下,失智症比例隨著提高,而過去中心提供居家服務,發現嘉義縣居民對於失智症的概念不清楚,造成錯誤的照顧方式,加深照顧壓力與降低長輩的生活尊嚴,所以辦理守護天使的訓練,藉由居家照顧服務員進入家庭服務的過程中,帶入失智症知識。

什麼樣的知識是家庭照顧者需要知道的?林秀琪解答,無理取鬧、習於誣賴和栽贓……很多人以為「老人就是會這樣」,其實不然,失智症才是家庭紛爭的罪魁禍首,「如果當下家人反駁或跟他大吵,他們的情緒會更差,反而不好照顧;慢慢講,他還可能想起一些事。」倘若人人都有常識,當失智症者重複詢問一件事,例如現在幾點?就不會不耐煩的用吼聲答覆,他們也不會生氣地說:「不過問個時間而已,需要這麼大聲嗎?」

用漫畫遊戲認識

雙福基金會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社工員陳佩祺表示,團隊想到了從社區、國小到大學五種版本的教案,以擴大推廣範圍。他們用漫畫方式描繪失智十大警訊。陳佩祺強調,失智不等於正常老化,會得到失智症的人可能與「年齡大於四十五歲;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生活少互動、少運動、少動腦;遺傳占百分之五到七的罹患風險;還有頭部外傷、肥胖、抽菸和憂鬱」有關。

很多人不知道失智還有「定向」、「理解」、「判斷」、「記憶」和「執行」等障礙,因此陳佩祺運用失智主題的繪本、互動遊戲、角色演練和動畫,解釋遇到類似情境該怎麼做,結果學生滿意度高達九成,九成七的學生能答對基本概念問題,意味活潑、高互動的教材,對宣導是很有幫助的──無論推廣或工作需求、演戲或研發教材,對義工和社工來說都獲益匪淺。

成長團體最有效

「史艷文的失智人生」是宣導的另一絕,切膚之愛基金會將創意動到布袋戲上,描述七十五歲的史艷文,居然也有失智的一天?性情敦厚俠義的他,因為失智,與藏鏡人大打出手,變得愛生氣、多猜忌又偏執,遠離人群、不喜歡參加社區活動,妹婿劉三想起,前些年里長怪老子也有類似行為,看完醫生才確定是失智症作祟!醫生建議早期失智,治療可以延緩退化,或以非藥物治療方式,如參加社區活動、家庭成長及支持團體,這樣生活品質才會提升,幸福美滿。

在「史艷文的失智人生」之前,基金會還嘗試過《夜市人生》改編之「失智人生」、「憶不容緩」行動劇等,讓長輩自製樂器,把藝術創作融入瑞智學堂的課程,由於表演貼近民眾生活經驗,只有在過年過節、酬神時出來宣導,卻因為符合在地傳統文化,大受歡迎。執行長詹麗珠說,觀眾都認真看戲,會討論劇情、角色和失智症!

失智十大警訊

1.忘記、想不起最近的事

2.不會做原本拿手的事

3.無法講出(人、事、物)正確名稱

4.搞不清楚時間及地方

5.開始出現奇怪行為

6.不容易察覺危險事物

7.沒辦法懂得複雜的事物

8.把東西放在不合適的地方

9.變得不喜歡參加活動

10.脾氣變很多

小檔案 「守護天使計畫」

「守護天使計畫」推展至今已四年,當初將「守護天使」概念由日本引進台灣的推手,是台北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李光廷,希望藉多方推廣,降低社會對失智症的恐懼和排斥,讓失智症者可以活在自己的社區中,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日本原定十年達成百萬人認識失智的目標,結果九年即達三百萬,台灣預定五年內突破三萬人,結果四年達成。然而,比起日本,台灣只有三萬多名守護天使、五百三十一位守護講師,需要再加把勁。老盟祕書長吳玉琴指出,對失智者來說,忘記會引起不安,不安會產生行為問題,如果能給安心,彼此都會過得好。

更多計畫詳情可洽老盟(○二)二五九二七九九九。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