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照顧者在長期照顧中的忙與茫

康健名家觀點 作者:簡璽如/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以前所謂的家庭照顧者多數的身份不是太太,就是媽媽、女兒或媳婦,而專業人員從以前到現在也比較熟悉與女性照顧者的互動模式,但是,曾幾何時,我們的身邊慢慢出現了更多元的身份,他們可能是先生、同居人,可能是爸爸、兒子,甚至是阿公或兄弟!

2013年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數據反映時代的轉變,男性照顧者的比率由過去的兩成攀升到三成,而由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以下簡稱家總)提供全國服務的照顧者諮詢專線中也覺察到一些端倪。

王爺爺90歲,與40歲身心障礙的孫子相依為命,記得第一次打電話跟他聊生活狀況時,王爺爺豪邁地說:沒問題啦!這是男人應該做的事!沒什麼好抱怨的!

當我們再追問,那有沒有遇到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目前長照以及社會福利做得不錯,有些服務可以介紹給爺爺使用,王爺爺笑道:不用啦!我現在也不方便用(實際上:行動不便,出不了遠門),我現在知道有服務的資訊,以後自己需要會再去用(實際上:很少用!因為聽不太清楚、也不理解),現在都還好,你們去關心其他人啦!我一個大男人也照顧那麼久了,難道還會有問題嗎!(笑)

就在社工專員耐心的關心下,王爺爺同意我們持續關懷,但每關懷一次,我們聽到的內容就越多元、越令人訝異,原來在王爺爺堅強的外表與對話下,躲著一個孤單已久的心,想喘息但總把自己約束得更緊,這位男性照顧者給自己的重擔與期許,好像已經遠遠的超出自己的負荷了!

轉型中的家庭照顧樣貌-男性比率逐年增加

從小男性就被教育要做堅強、勇於冒險、承擔的角色,少說多做,男兒有淚不輕彈,這都是常聽到的話。很多中壯年、高齡的男性照顧者,就面臨到傳統文化的期待。

在過去,因為婚姻所成就的家庭關係下,許多家庭照顧的重任,就會由女性接手,但隨著時代差異,高齡化(老老照顧衍生的健康、行動、生活照顧、經濟安全等議題)、少子化(家中可運用的照顧替手變少、且生活圈不盡相同)、婚姻與家庭觀轉變(隨著多元因素不婚及失婚人數的提高、對傳統家庭價值的改觀)、地域性(城市或偏鄉、離島居民居住型態及使用資源的習慣性、方便性)等種種因素影響下,家庭的問題已經逐漸打破傳統兩性分工的概念,僅能用最有利家庭運作的模式,不論性別,同心應戰。

依家總的研究統計,配偶間的照顧無性別差異,只要一方出現失能、失智、身心障礙、嚴重疾病,就會由另一方扮演照顧者的角色;親子間仍高比率的由女兒、媳婦擔任。不過,近幾年也看到單身、獨子、中年待業、主動承擔孝親的兒子扮演主要照顧者,他們親力親為,承擔起照顧的重任。

打開男性照顧者的內心世界,多些關懷與陪伴

就家總分析近幾年的重大新聞事件,男性照顧者帶著家人自殺成功的案例增加;也有越來越多的實務工作者發現,對工作對象應該開始提高性別敏感度,以能發展出不同性別需要的服務模式。

就實務經驗上來說,男性常常會在第一次與資源接觸過程,因為個人的認知與表達因素,對福利資源採取保留或拒絕的態度。就像是王爺爺的例子,即使有福利資源主動介入,若服務人員關懷的同時,以為王爺爺狀況穩定不需要幫忙,且會主動求助,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降低服務的敏感度,遺漏其隱藏的內心困境。

誠然,與中高齡男性照顧者互動的經驗,我們發現關係的建立,並非由其問題面著手談起,而是由其成就面切入,像是聊聊過去的經驗,無論是工作層面的成功經驗,或是對生活層面的投入成就,雙方建立信任關係後,再透過具體的身體負荷症狀關心起,像是:最近身體有沒有哪些地方會疼痛?往往容易讓照顧者願意慢慢打開心房。

 

曾有精神科醫師分享過,男性每天的談話字量是女性的1/3,要打開男性照顧者內心世界,多些耐心與陪伴、傾聽與善巧,讓男性照顧者感受到支持,就不再茫茫無助了。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