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蘇伯伯失智之後在家很不配合,太太不了解如何應對,蘇伯伯到街頭巷尾撿煙蒂,令太太疲於奔命。蘇先生脾氣變暴躁,罵太太「哭腰、去死」。太太很傷心覺得沒有未來,要教先生也教不來,曾有輕生念頭。到互助家庭之後學到照顧及引導方法,與家屬們相互支持心情好很多。在互助家庭裡,蘇伯伯可自在唱歌、澆花、掃地,很放鬆。蘇媽媽現在找到更多方法引導他,例如做算術。蘇媽媽將自己的心情編了一段順口溜「站咧嘸元氣,坐咧想哈息,倒落睏抹去,見供供過去,供過隨嘜記。嘜出門,擱嘸地去,加在有瑞智學堂嘎互助家庭通好去」。

    洪奶奶由女兒在家照顧,為了哄奶奶吃飯,讓女兒費盡心思。奶奶老是說她吃過了,或者吃兩口就不吃了,讓女兒很擔心媽媽營養不足。來到互助家庭後,女兒很意外地發現,媽媽與大伙兒一起吃飯吃得很好,完全不需要女兒哄她。教官在家常說「我不餓」很多東西都不吃,但在互助家庭什麼都吃。曾奶奶在家不吃麵,但在此都吃。其他家屬也反應,來互助家庭,長者吃得又多又好,讓家屬們好放心!幾乎每家都是如此。中午大家一起吃飯,好多人就像一個大家庭團聚,天天都像在過年一樣!

曾奶奶的女兒表示,自己在家照顧媽媽,媽媽老是在她耳邊一直講一直講,每天講同樣的事情,講到她快發瘋了,恨不得鑽個地洞躲進去。曾奶奶在家不關水、不關燈、一直拿衛生紙,會反覆發表相同意見要女兒聽,出門會走失。壓力大時,女兒還曾想與媽媽同歸於盡。來到互助家庭後,女兒很開心,媽媽雖然還是重複同樣的話,但是換別人來聽,讓她可以耳根清靜一段時間,自己脾氣就不會那麼暴躁,對媽媽的包容度也多一些,日子好過許多。張女士又要照顧老的又要照顧小的,來互助家庭,張女士可把老小一起帶過來,不但減輕蠟燭兩頭燒的重擔,小孫女也很得互助家庭老人家的喜愛,還可以幫忙照顧長者。當大人說不動長者時,小孫女就派上用場了。

    張媽媽才60歲出頭,失智之後常無故罵人、打人或捏人,脾氣很不好。初來互助家庭時,其他家屬們及失智長者也不太適應她的狀況,但大家都相互包容,漸漸地她也融入這家庭,罵人機會少了,開心的笑容多了許多。家人表示張媽媽現在在家心情比較開開朗,罵人打人也比以前少,家人很高興這進步。初來時,一開始坐立不安躁動,有被害妄想、暴力、吃飯坐不住、要回家、突然間發飆起來。張媽媽常說「怎麼可以這樣」「你把我爸爸害死了」。現在張媽媽一週來兩次,兩個月來進步很多,天天笑咪咪,常誇獎別人,回家也開心唱歌,情緒穩定,照顧者輕鬆很多。互助家庭的家屬常陪她唱歌、回應她(雖答非所問)、讚美她,讓張媽媽覺得安全、放心與大家互動。張媽媽常與另一位失智長者一搭一唱,很快樂。

    黃太太擔心先生退化太快,總費盡心思在家安排活動要先生做,但就是帶不動,來到互助家庭,黃太太叫先生寫書法,先生不理會,後來換別的家屬來邀請他,他就去寫了。這種現象在互助家庭是常見的。當自家人的話聽不進去時,換別人來說,似乎長者反而較能接受。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