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燒傷後的生理問題與照顧模式

2015年08月20日19:27
作者:陳進茂(迦樂醫院職能治療主任)
                                               
燒燙傷病患在住院期間皆會經歷許多痛苦及不愉快。然而就患者而言,面對出院,都需極大勇氣。因為在醫院有專業人員照顧,一旦出院照顧自己的責任就更加重,此時居家照顧就顯得重要。在居家照顧到重回職場前這段時間,常見的問題有以下數種:

1.水泡的形成:

由於新生皮膚較薄較敏感,穿脫衣服會有意外的磨擦或碰撞,在早期前數個月會造成癒合區及供皮區易有小水泡的形成。預防方式如下:
(1) 每日須確實清潔燒傷部位。
(2) 穿戴合適的彈性衣,切勿過緊。
(3) 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應時常活動關節。

2.皮膚乾燥:

在癒合區及供皮區的皮膚因乾燥而易剝落,尤其在關節處會因活動的拉扯造成更多小傷口。所以若有此情形發生時,須在這些區域每日擦拭乳液或嬰兒油2~3次,避免過於乾燥。

3.癢的問題:

這 是燒傷病患最常見的問題。不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常見患者忘情的抓癢,甚至磨擦牆壁或任何硬物,用難以想像的姿勢或方法來抓癢。如此不只產生水泡而且 又會破壞新生皮膚。隨著疤痕組織的成熟,癢的現象會逐漸好轉,很遺憾在此之前根本沒有解決之道。家屬照顧時可用以下方式減輕患者的問題:
(1) 常保持皮膚清潔,在冷水中淋浴會更舒服些。
(2) 穿著合適的彈性衣。
(3) 可選擇質料較清涼的衣物,例如:棉質或聚乙烯質料衣物。
(4) 若因乾燥而發癢,可用乳霜或乳液減輕癢的程度。
(5) 絕對禁止抓癢,可用輕拍的方式止癢。
(6) 若奇癢無比、無法忍受時,可請醫師開藥減輕症狀。

4.依賴他人:
剛由醫院返家後,患者常因疲倦或燒傷未癒的傷口而長期臥床或減低活動量,容易養成日常生活完全或半完全的依賴性。燒燙傷患者在出院後,宜日常生活獨立,包括吃飯、穿脫衣服、洗澡、上廁所…等等都應儘量由患者親自執行,家屬在旁擔任監督,保護的角色即可。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