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家庭臨時性照顧多一項選擇,價格略低於自費服務,成效待觀察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By dai / 4 月 08
2016/03/22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98 期
二○○○年就實施照護保險,當時保險給付支出高達3兆6000億日圓,一二年更暴增到8兆9000億日圓,龐大的照護花費對日本政府是很大的負擔,但日本的照護保險是採實物給付,而非現金給付,讓有需要的高齡者得到真正的照顧,避免現金被家人或者照護者挪用,值得台灣參考。
台灣長照制度走得顛顛簸簸,千頭萬緒理不出方向,其實先進國家處理相關議題早有經驗,很值得台灣借鏡。
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達3384萬人,占總人口26.7%,人數和比率都創新高。二○○○年就實施照護保險,當時保險給付支出高達3兆6000億日圓,一二年更暴增到8兆9000億日圓,龐大的照護花費對日本政府是很大的負擔,但日本的照護保險是採實物給付,而非現金給付,讓有需要的高齡者得到真正的照顧,避免現金被家人或者照護者挪用,值得台灣參考。
日本老齡化嚴重,長照產業出現人力嚴重不足問題,許多鄉下地方出現50歲的長者得照顧70、80歲的高齡者,70、80歲高齡者還得照顧90歲、上百歲高齡者的現象。
培訓單親媽媽 解決人力問題
長期觀察日本銀髮照護事業的商發院董事長兼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說,地方為解決高齡者照顧高齡者的問題,提供給單親媽媽設籍優惠,轉到鄉下培訓成照護人員,讓她們不僅有工作,小孩也有人幫忙照顧,同時又增加照護人手,算是一舉數得。也有地方設服務媒合中心,剛退休仍有能力的老人,可幫忙開車接送老人去醫院,或者幫忙送餐;而提供服務的人就獲得服務券,可換取其他服務,解決人力問題。
儘管日本有照護保險,服務網也建置完善,但有很多企業還是從一些服務的缺口找到商機。例如,日本衍生出為老人到府看診的商機,有一家公司Dental Support,員工雖不是牙醫,但只要有偏鄉老人要看牙,這家公司就找牙醫到府醫療,相當受歡迎。
日本和民餐廳還有老人送餐服務,和民在日本全境50個據點,可以做到一定時間內宅配到府,餐盒是耐摔、耐熱材質,方便老人微波加熱,菜色可由老人自行勾選,食材則是和民集團種植的有機農場作物,也可為老人設計特殊菜單。
歐洲的養護單位則有不同思考。荷蘭阿姆斯特丹就有一個Hogewey的老人村,外號是老年痴呆村,因為全都是有阿茲海默症與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此生活。這裡雖然像普通村子,但裡面除了患者之外,其他都是護理或醫療人員,他們營造出村子的感覺,村內有廣場、劇院、郵局與超市等設施,讓老人感覺自己過普通生活,而非住在養老院裡。
Hogewey有攝影機24小時監控老人們的行動,護理人員都身穿便服,村子也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保護在裡面生活的老人。照顧員發現這些老人在此住了以後,吃的藥變少了,比生活在安養院的老人更開心!
芬蘭和台灣同樣是人口快速老化的國家,但在老人身上花錢的方法,和台灣大不同。芬蘭中部的大學城,人口只有8萬,每年市政府花費預算2%、約2億5000萬歐元(約91億元台幣),來推動運動保健,保持老人們的健康。另一個城市佑華斯克拉,每年聘請13位運動教練、40位物理治療師和70位領時薪的體育科系學生,安排老人做適當的運動。老人身體健康了,花在醫療照護的錢自然就減少了。他們的目標是「只有臨終前的兩星期,才躺到病床上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