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 誰可以解照顧的燃眉之急? 作者: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2016.03.07 92歲獨居的蕭媽媽健康狀況不理想時,曾在兩個兒子家輪流住了一段時間,兒子與媳婦也都盡心盡力照顧,但蕭媽媽仍然喜歡住在自己熟悉的家裡,這似乎是人之常情,兒媳也只有依著她老人家,開始申請外勞照顧。 兩個兒子每天輪流回家陪伴媽媽;日子久了,外勞也照顧得不錯,家人都較放心了!兒子回家時常常遇上媽媽在睡覺,心想不要吵她,讓她好好睡,卻沒想到「媽媽常在睡覺」,卻睡出了好幾處的壓瘡(屁股下面、大腿側面)。 外勞說:「天氣好時,阿嬤會願意坐輪椅下樓曬曬太陽」,但最近天冷,「阿嬤不肯起床」、「幫阿嬤翻身時,她又會叫痛」,再加上外勞個子小,翻身不易,是否因此而疏忽了? 幸好,經轉介一位經驗豐富的居家護理師,仔細評估阿嬤後發現她主要是腸胃不好常拉肚子,汙染了已破皮的壓瘡,使它惡化得更快;再加上可能腸胃道的吸收不好,顯得越來越消瘦,有營養不良的現象。 家人真是心急如焚,變壞之快速,令人不知如何是好?經過討論,居家護理師建議家人可買電動床再加氣墊,並請外勞確實執行2小時一次的翻身拍背,以減少壓瘡部位持續受壓,不讓病人的重力總是放在同一個部位。 居家護理師還示範翻身時如何用合適的中單(鋪在床中間防止尿液滲透至床墊的布單)與抱枕;中單可讓翻身變得較不費力,抱枕可減少皮膚的受壓與磨擦。 同時建議要注意尿布的選購與使用,經專業的護理師說明後,才知道為了防止拉肚子的糞便汙染皮膚,靠近傷口的貼身尿布要用嬰兒尿布,柔軟度與吸水性佳,更要不回滲的才好;中間要加一層中型的尿布,兩側要有防漏的翼,最外層再用大的尿布包著,這些措施都為了讓壓瘡部位乾爽,以免造成傷口汙染而再度感染。 她並教導已有的壓瘡傷口需多久換藥一次、紗布的尺寸、棉棒的大小、是否要用人工皮、塗什麼藥膏等等的相關知能。然而,定時翻身與合適的尿布只做到了壓瘡的外部照顧。其體內的營養更是不容忽視的,因為沒有好的營養,傷口的癒合是不易的。她還告知有壓瘡的傷口要給醫師清創時,要掛整型外科而非皮膚科哦! 這次居家護理師處理阿嬤的壓瘡,讓家人學習到傷口的處理學問真大;過去家人對尿布的選擇並不清楚各種品牌的差異何在,長期消耗品只想買便宜的就好,原來尿布的選擇還有這麼多的學問。更深切瞭解長期臥床不動,是很容易發生壓瘡的,確實執行2小時的翻身,預防壓瘡的發生比什麼都重要! 然而,在社區有多少經驗豐富的居家護理師,可以因應如此複雜的問題呢?這是台灣 有待改進的議題。 < 本文作者:邱啟潤/前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 關於【社團法人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http://www.caregiver.org.tw/ 新聞轉載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1539
[yam天空新聞] 台南社會局照管中心 支持照顧者不缺席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鑑於失智症照顧者是隱形、潛在病人,更需要關懷,社會局照管中心特別提供資源,減輕照顧者負擔。社會局局長劉淑惠表示,社會局除提供許多照顧服務外,每年更辦理照顧者支持團體、紓壓旅行等,在照顧的漫長路上,支持陪伴照顧者絕不缺席。 社會局指出,全球約每4秒鐘就有1名失智症新罹病者,而在台灣,約每100人中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且人口正持續攀升中,但談到失智症,社會普遍重視的往往是患者本身,卻忽略了照顧者身心的負荷狀況,其實他們才更需要關懷。 社會局局長劉淑惠表示,失智症患者因有認知功能上的障礙,在照顧上不像一般疾病失能者,更為勞心勞力,因此社會局體恤照顧者不遺餘力。 社會局舉例說,胡太太與胡先生兩人相依為命,胡先生自退休後記性衰退,且原本溫和的個性丕變,生活上亦變得十分依賴胡太太,胡太太察覺不對勁後帶胡先生就診,醫師告知罹患失智症,胡先生無法接受,不但拒絕任何治療,不配合日常生活照顧,亦經常對胡太太發脾氣,胡太太承受極大壓力身心俱疲。 社會局照管中心獲悉後,立即派員到家訪視,除了解胡先生的病情與照顧上的難題外,亦關心照顧者胡太太的身心健康,經綜合評估後申請居家服務協助胡先生日常生活及身體照顧,而為讓胡太太安心的休息,另外安排了喘息服務,此外也提供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資訊,除了居家式照顧外,讓胡太太有另一種照顧選擇,而且覺得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 新聞轉載自http://n.yam.com/nownews/life/20160306/20160306589380.html
[健康醫療網]照顧壓力大 男性要善用社會資源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2016/03/06 日本埼玉縣日前發生83歲老翁疑長期照顧77歲的失智症妻子導致身心俱疲,持刀刺死妻子,被捕後絕食2周不幸身亡的人倫悲劇。台灣失智症協會從過往服務發現,男性照顧者主動尋求資源比例較女性低,瑞智互助家庭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照顧壓力大,男性要善用社會資源。 尋求資源女性較積極 賴德仁理事長說明,隨著時代變遷,男性照顧者有增加的趨勢,分析近幾年與失智相關的社會新聞,採取激烈行為的社會悲劇多為男性照顧者,男性可能較不習慣求助,主動求助比例較女性低,使用社會資源也不如女性來得積極,一旦無法承受照顧重擔,反應往往可能較為激烈。 賴德仁理事長指出,國內失智人口成長速度驚人,資料顯示,民國104年6月國內約有24.4萬失智人口,但到了150年將逾93萬人,等於每100名台灣人就有超過5名失智者,對家庭生活影響與日俱增。 男性照顧者要勇於求助 現年76歲,照顧失智症妻子已經五年的杜大哥現身說法,建議男性照顧者要妥善利用社會資源,要勇於求助,「有事情就要說出來,千萬不要悶在心裡。」 賴德仁理事長提醒,照顧壓力大,照顧者別忘要彼此支援、分擔,千萬別把責任全推到一個人身上,免得照顧者身心都出了問題;另一方面,他建議照顧者好好利用喘息服務,彼此互相支援,有效減輕照顧壓力。 新聞轉載自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910
[自由時報]〈台北都會〉老人共餐據點 下月再5處「升級」 2016-03-05 〔記者莊孟軒/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承諾推動完善的老人照護計畫,北市社會局已開辦近百處老人共餐據點。柯文哲昨探訪社會局委託中華民國紅心字會辦理的食物銀行、長者共餐業務,結束後,社會局宣布擴大老人共餐服務,四月起增加五處據點「升級」為一週共餐兩日或三日(三日同時含日間托老服務)。 廣告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探訪社會局委託中華民國紅心字會辦理的食物銀行、長者共餐業務。(記者莊孟軒攝) 為協助失能或健康長者走出戶外,社會局以共餐方式增加社會互動,共餐對象為社區六十歲以上長者。社會局表示,目前老人共餐據點共八十二處,形式多為每週共餐一日,計畫陸續從中進行五十個據點升級,升級以增辦日間托老服務與增加每週共餐日數為主。 一週兩日 或三日加托老 五十個升級據點中,包含目前已辦理「一週共餐兩日」據點十八處、「一週共餐三日」據點十一處,四月將開辦五處新升級據點(含三個一週共餐兩日、兩個一週共餐三日)。 柯文哲昨前往信義社會福利中心,參訪食物銀行、長者共餐與長者照護實施狀況,目睹食物銀行所提供的成堆麵包,柯脫口而出:「我也想吃免費麵包。」逗樂身旁所有人。 其中,食物銀行由愛心麵包店每週二、五提供免費麵包,協助信義區弱勢家庭,減少伙食支出負擔。 社會局信義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任蔡雅芬表示,食物銀行會訪視家中有未成年兒少者優先,挑選出弱勢家庭,提供當日現做麵包,已有近卅戶家庭受惠;馬偕紀念醫院則會提供調理包給弱勢長者,免除備餐之苦。]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64951
【癌症基金會】高雄身心靈藝術治療系列課程 繽紛浪漫琉璃畫 (限癌友及家屬報名) 使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也讓苦悶的日子有了出口 一同彩繪人生的美好 105年課程日期:(請考量治療及時間安排等因素,開課前一個半月可預約報名) 4/12、4/19、4/26、5/3、5/10、5/17 ◎ 時 間:星期二,09:30~11:30,一期共六堂課 ◎ 主 辦 單 位:台灣癌症基金會南部分會 癌友關懷教育中心 ◎ 授 課 講 師:盧麗珠 老師 (財團法人謝黃扁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 課 程 對 象:癌症病友及家屬 (家屬需為癌友陪同者) ◎ 上 課 地 點: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150號9樓之1 (台灣癌症基金會南部分會 綜合教室) ◎ 線 上 報 名:請點選右下方【線上活動報名】 ◎ 洽 詢 電 話:(07) 311-9137 分機208 / 206 ◎ 課 程 說 明: 本課程為期六週,癌友身份初次報名材料費用600元,第二次報名費用1200元。 本課程會先指導基本概念後才進行實作,以畫筆與琉璃珠創造出賞心悅目的作品。 成品歸創作者所有,除創作材料外,其他文具用品敬請自備。 線上報名網址:http://www.canceraway.org.tw/classjoin.asp?IDno=2270 活動轉載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