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高齡社會問題漸生 連上廁所都困難

2016-02-18 09:02

[聯合新聞網]高齡社會問題漸生 連上廁所都困難 2016-02-16 20:14 台灣醒報 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 「帶著失智的老公使用殘障廁所,一出來就被民眾皺著眉頭直瞪,好像我們根本不該佔用殘障廁所似的!」照顧了老公7年的方美珠16日表示,社會大眾給了照顧者們很多無形的壓力。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失智患者除了行動較不相同外,從外表幾乎看不出來異常,希望民眾能對長者們能多點包容。」   湯麗玉16日在「2016珍愛記憶演唱會」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台灣總計有24.5萬名失智長者,且每天增加40多位患者,而到民國130年,預計罹患失智症患者人數每天將增加60多位,「台灣正逐漸步入高齡社會,但許多民眾在行為上仍無法多點包容。」她指出,失智患者從外表幾乎看不出異常,卻造成更多的誤解與質疑。   「我們也很希望能帶他們出門走走,但只要一出門就連上廁所都是問題。」66歲的方美珠說,為了怕73歲患有失智症的老公在上廁所的時候走丟,常使用空間較大的殘障廁所,但有一次用完卻被民眾直瞪,讓她往後都不敢使用殘障廁所。還有一次帶著老公到新社看花海,但四周只有流動廁所,除了空間小,還沒有安全握把幫助老人站好,折騰了30分鐘後才有人願意幫忙。   就連一般欣賞藝文活動也不便,湯麗玉指出,失智長輩們雖然記憶力與認知能力不如年輕時,但還記得生活經歷過的藝文活動,如野台歌仔戲、社區民歌場等,甚至就在台下與歌手們互動飆歌,但現在的藝文活動大多需安靜觀賞,「而失智長輩們參加藝文活動時,經常會不自覺出聲同唱,或做些肢體動作,社會大眾對此較難理解,往往造成家屬無形壓力。」   唱紅〈一代女皇〉的藝人金佩姍嘆氣說,「社會上有許多人沒有抱著同理心來看待這些年長的爺奶們,只想到自己被阻礙、不方便。」她分享,曾照顧從摔斷手的媽媽半年,有時候帶媽媽出門買菜時,因為行動不便,還會遇到年輕人不友善的對待。金佩姍呼籲,「社會大眾都要將心比心,對待年長者要更友善。」 新聞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9/1505459-%E9%AB%98%E9%BD%A1%E7%A4%BE%E6%9C%83...

[中央通訊社]長期照顧拖垮家人 北市提供喘息服務

2016-02-16 09:40

[中央通訊社]長期照顧拖垮家人 北市提供喘息服務 發稿時間:2016/02/15 16:36 最新更新:2016/02/15 16:36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15日電)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許多民眾長期照顧家中失智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導致身心俱疲且無法休息。北市自民國97年起開辦長照「喘息服務」,提供臨時照顧補助,歡迎有需要民眾申請。 衛生局表示,截至民國104年底,台北市老人人口即將突破40萬人,占全市人口14.75%,老人人口快速增加,推估全北市有3萬4000多位失能長者需要家人長期照顧,照顧成為每個家庭都可能會面臨的難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人類長期照顧的潛在需求為7年到9年。據台北市照顧管理中心104年統計,接受照顧者中,女性高達65%,照顧者以女兒所占比例34%為最高。照顧者年復一年無悔地付出,卻往往缺乏被關懷、被疼惜。 例如中風臥床多年的王爺爺,日常生活皆由未婚的女兒小玉獨自照料,小玉今年50歲,每天睡不到5個小時,早已不堪負荷。 衛生局說,針對有失能者的家庭,北市提供喘息服務,讓失能者到照顧機構接受24小時的服務,或是居家服務員至家中,藉由專業照顧人力暫時替代照顧者的工作,讓主要照顧者能真正獲得休息。 衛生局說明,若家中有65歲以上失能長輩、或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需長期照顧,就可申請喘息服務補助。市府將依照申請家庭的經濟能力,提供照顧費用每天新台幣840元到1200元,及交通補助每次700到1000元。 若被照顧者為重度失能,每年可使用21天的喘息服務;輕、中度失能者,每年也可使用14天的喘息服務。 衛生局說,需要的家屬,可打電話到1999轉5888或撥照管中心專線電話(02-2597-5202)洽詢,將有專門人員到府評估,通過者即可獲得補助,使用14家機構式及3家居家式與市府簽約的照顧機構提供的喘息服務。 衛生局統計,104年僅440位失能者使用喘息服務,今年還有二二八紀念日、端午節、中秋節等連續假期,呼籲民眾多加善用喘息服務,減緩家中的照顧負擔。1050215 新聞轉載自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602150266-1.aspx

[康健雜誌]在多重的互動中,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2016-02-16 09:27

[康健雜誌]在多重的互動中,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作者:照顧者關懷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2016.02.15 振台年輕時常覺得脊椎容易僵硬,2014年他開始出現視幻覺說乾淨的地上有螞蟻、無法蹲下,情緒容易爆發等狀況。這與身為軍人,體格英挺、自律嚴格的過去,都反差太大。太太蘇菲屢次勸他就醫,都被拒絕。一直到3年後才在他妹妹與蘇菲堅持陪同下,正式診斷為路易士體失智症,當時是58歲。 他的病症合併了阿茲海默氏症和巴金森氏症,所以除了認知功能退化外,還會有動作緩慢、視幻覺、容易跌倒、自主神經系統異常、空間辨識能力變差和精神症狀等問題,在照顧上相對的困難。 醫生鼓勵他們夫婦趁著還能行動時多外出走動、與人互動,延緩肢體的硬化和認知的退化。所以蘇菲就積極地帶著振台參加天主教聚會、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醫療或照顧的講座、病友團體、台北市健康中心舉辦的樂齡音樂照護課程、親友間的聚會。更在教友的協助下一起去國外旅行,也跟病友和其他照顧者參加國內參訪和郊遊。在多重的互動中,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這期間最大的夢靨來自於3次的走失,在不經意地轉身間,人就不見了,幸好都在1-10個小時內找到。但對家屬來說,尋找和等待是難以平復的恐懼。所以之後外出,他們都會牢牢的牽手。 隨著身體失能越來越嚴重,加上認知功能的退化,蘇菲即使有護理背景,也開始對照顧力不從心。 2010年,她開始申請社會資源中的居家服務,在核定的每周10小時中,服務員每周來4次,初期以陪伴外出行走為主。之後,居家服務增加為每周5次,每次2.5小時,服務的項目,也改變成餵食、洗澡、四肢復健和身體按摩,後三項都是蘇菲與居家服務員共同完成。此時,振台已需要依賴輪椅代步,政府資源中的復康巴士,就是外出和就醫的最佳交通接送。 接下來的臥床,就是要避免造成褥瘡。除了使用氣墊床外,還要注意補充水分、每2-3小時更換尿布和清潔衛生、翻身拍痰、早中晚各坐起來1次餵食等細節的照顧。除了親力親為外,一定要注意觀察皮膚的變化。因為越到疾病的後期,免疫力大大降低,皮膚會變薄,一不留意褥瘡就上身,也很不容易復原,增加照顧的困難度。振台沒有得到褥瘡,最後是被肺炎和敗血症打敗,享年66歲。 蘇菲一路扛起照顧責任,但遠嫁高雄的女兒和已上班成家的兒子,都會時時關注,或在需要的時候代班,讓蘇菲有調適的空間。她很感謝居家服務員蘇先生,這些年振台僵硬的肢體,就是因為蘇先生專業的照顧和協助,才能順利完成日常個人衛生、營養和安全移位的照顧,提升了疾病重度時期的生活品質。 < 本文作者:巫瑩慧為文字工作者>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文章轉載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1502

[ETtoday 東森新聞雲]失智症外出通報系統 長輩一出門就立刻通知

2016-02-15 10:20

[ETtoday 東森新聞雲]失智症外出通報系統 長輩一出門就立刻通知             ▲▼失智症外出通報系統只需要家人配戴感應器。(圖/翻攝自francebed.co.jp)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如果家中有患有失智症的長輩照顧起來會相當費心,如果會自行獨自外更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日本就有公司推出安裝在玄關等處的「失智症外出通報系統」,只要患者經過機器,就會傳送通知音效給其他家人,以便做出最迅速的反應和紀錄。 據《朝日新聞》報導,由於失智症外出通報系統只會偵測沒有感應器的人,患者身上並不需要攜帶任何東西,而是家屬配戴感應器;通報系統可以設置3台,並依不同的地點傳送不同的音效,讓家人方便掌握患者離開的地方。 失智症外出通報系統售價為約22萬5000日圓(約新台幣6萬5000元),除了直接購買外,也能透過租借的方式使用此產品。 失智症(Dementia)也稱為癡呆症,是腦部疾病的一種,會導致思考能力和記憶力長期而逐漸地退化,並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響。其他常見症狀包含情緒問題、語言問題、還有行動能力降低,不過個人意識卻不會受到影響;診斷失智症有兩個要點,一是心智功能出現退化;二是退化的程度比一般老化的情形更嚴重。 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是阿茲海默症,佔所有失智症患者人數的50%到70%,其他常見的種類還包括血管型失智症(佔25%)、路易氏體型失智症(佔15%)、以及額顳葉型失智症;同一個人可以同時得到超過一種失智症。 預防失智症的方式主要是減少常見的風險因子,比如說高血壓、吸菸、糖尿病、以及肥胖症等,不過目前並不建議全面進行一般民眾的失智症篩檢。   新聞轉載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210/636927.htm

[ETtoday東森新聞雲]嘉義專為老人的「暖暖食堂」 每人每餐只要20元

2016-02-15 09:16

[ETtoday東森新聞雲]嘉義專為老人的「暖暖食堂」 每人每餐只要20元 ▲嘉義縣長張花冠親自到暖暖食堂為老人家打菜。(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嘉義報導 嘉義縣青壯人口外流嚴重,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攀升,長輩獨居或兩老相依的情形非常普遍,為了給好人家更妥適的照顧,縣內設有34個老人食堂,其中鹿草鄉下潭的「暖暖食堂」是唯一週一至週五都供餐,65歲以上低收、中低收和身心障礙的長輩免費,一般戶則每餐酌收20元。 為了提供長者更妥適的生活照顧,中華聖母基金會、慈揚基金會、高通基金會及地方人士熱心奔走,結合縣府、公所、企業及民間捐贈,開設多處老人食堂,提供獨居老人及長輩熱騰騰的午餐,落實照顧老人社區化福利政策,目前嘉義縣18個鄉鎮市共設有34個老人食堂。 位在鹿草鄉下潭的暖暖食堂,服務範圍最多可涵蓋五個村里,1月26日由縣長張花冠等人出席揭牌儀式,並與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陳美惠、鹿草鄉長楊秀玉、縣議員林沐惠為老人家們打菜。 嘉義縣府表示,希望透過老人食堂讓社區成為長輩聯繫情感與相互關心的地方,鼓勵老人家走出家門、走進社區,對於無法外出但有需求的弱勢族群,也將由志工負責送餐服務,希望未來在籌募餐費及招募志工能有更多的社會愛心湧入與支持。 新聞轉載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213/639232.htm

[yam天空新聞 ]年節陪伴失智長者 注意飲食、相處3原則

2016-02-15 09:11

[yam天空新聞 ]年節陪伴失智長者 注意飲食、相處3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節即將進入尾聲,許多民眾返鄉時發現,許久不見的長輩開始變的忘東忘西、重複問話、判斷力變差,甚至變得容易生氣,專家表示,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應及早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失智症早期徵兆包括記憶力減退、方向感變差、判斷力變差、個性改變、過去擅長的能力退化等,長者可能忘東忘西、不斷重複談同一件事情;如媽媽過去簡單就能料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現在卻變得困難重重;爺爺過去寫得一手好書法,現在卻不知如何下筆;也可能出現懷疑東西被偷或配偶外遇等以前未曾出現之言行。 湯麗玉秘書長則提醒,年節與長輩相處,應注意以下3原則: 1)請留意失智長者飲食安全/失智長輩在食用糯米製年糕、元宵時,應切成小片,進食時有人陪伴在側,避免嘻笑以降低噎食意外。食物包裝中之防潮包請先拿出來,避免長者誤食。 2)請留意失智長者出外安全/春節期間帶長者外出時,儘量安排兩人陪同,外出時先幫長輩拍照,可在衣服內側或衣領後側寫上聯絡資料,並在長者衣服及背包放置聯絡資料,以便有需要協尋時使用。讓長者穿上顏色鮮艷、易辨識衣服,身上配戴個人衛星定位器、愛心手鍊等。可帶長者至警局捺印指紋或自行捺印以備不時之需。出外每逢上廁所時,務必有一家人陪伴失智長者,切勿只叮嚀長者而讓他單獨一人等候。 3)與失智長者愉快相處小撇步/年節家人返家團聚,應主動告訴長者自己的名字,切勿一直問「我是誰?他是誰?」,以免長者生氣。白天儘量多陪長者下棋、打麻將、唱卡拉ok、公園散步,與長者多聊聊往日豐功偉業、請教過年的習俗,多讚美長輩。長輩躁動時,了解其需求適時滿足或轉移注意力,如提供長輩最愛吃的食物或看喜歡的電視。失智的長輩們在技巧地引導陪伴下,可以幫忙撿菜、洗菜等簡單的工作,能吸引長輩的注意力,增加互動的機會。長者情緒不穩定時,則減少人及環境刺激,提供長者喜歡的音樂或食物,讓熟悉的人來安撫長者情緒,避免責備長者或與其爭辯。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新聞轉載自http://n.yam.com/uho/healthy/20160213/20160213552873.html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