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嘉縣第一家失智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揭牌 嘉義縣第一家服務失智症老人的馨梅園老人日間照顧中心,12月9日上午由縣長張花冠(左2)、梅山鄉長劉宏文(左1)等人主持揭牌,這座日照中心未來將提供照顧者家庭有力的支持,成為嘉義地區失智長輩日間照顧的重要據點。(嘉義縣政府提供) 【大紀元2015年1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蔡上海臺灣嘉義報導〉嘉義縣第一家服務失智症老人的馨梅園老人日間照顧中心,12月9日上午由縣長張花冠、梅山鄉長劉宏文等人主持揭牌,這座日照中心未來將提供照顧者家庭有力的支持,成為嘉義地區失智長輩日間照顧的重要據點。 位於梅山鄉、由嘉義縣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開辦「馨梅園老人日間照顧中心,今年8月起試營運,受到各界好評,失智者白天在這裡活動,由中心提供照顧、健康促進與維繫人際互動關係,晚上返家與家人共享天倫,緩和了家人照顧的負擔,同時兼顧失智長輩照顧需求與家庭關係,長輩在生理與心理都能得到最佳的全人照料,銀髮生涯也因此走出更開闊的生命 張 花冠指出,嘉義縣工作人口長期外流,衍生老人家長期照顧服務問題,「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已成為社福政策的重要指標,大家都希望自己老了還可以繼續住在家裡,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獲得照顧,開辦社區式日間照顧中心就是希望失智的老人家 回歸到家庭或社區中照顧,解除家庭照顧者全天候的照顧壓力。 經過3個多月試營運後,馨梅園老人日照中心9日正式加入失智老人照顧行列,政府也將視失智等級提供民眾費用補助,有需求的民眾請洽嘉義縣長照管理中心或馨梅園老人日間照顧中心。 責任編輯:曉玫 新聞轉載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2/9/n4592147.htm
[中時電子報]家庭照顧假 即起不需計入平均工資 2015年12月09日 18:01 張為竣 勞動部今發布解釋令,勞工若請「家庭照顧假」,在計算平均工資時,請假期間的工資、天數都不需列入計算,此措施即日起生效。 勞 動部表示,平均工資計算會影響到資遣費、退休金及職業災害補償,依《勞動基準法》規定,平均工資為前6個月內的工資總額平均數,但若遇到職業災害尚在醫 療、受僱未滿6個月女性產假期間薪水減半、生理假或未滿三個月流產、無薪假、留職停薪等情形,工資計算可能減少,因此上述情況不列入平均工資計算。 勞 動部表示,《性別工作平等法》中的「家庭照顧假」,因日數併入事假計算,薪資也應依事假規定,但「家庭照顧假」的立法意旨是讓勞工可同時兼顧家庭照顧責任 與職場工作,為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平等,並保障勞工權益,「家庭照顧假」比照「生理假」與「未滿三個月流產假」的處理模式,排除計算於平均工資。 (中時即時) 出版編輯:王家禕 新聞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209005208-260405
[中時電子報]老人近半數有高血壓!健康照護一定要注意 醫生表示,高血壓雖潛藏著許多併發症的危險,老人家更是高危險群,不過只要及早發現、及時控制,對身體的傷害就能降到最低。圖片來源:健康365 根據調查,高血壓已經成為台灣慢性病中最盛行的疾病,而且罹患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者,近半數有高血壓症狀,因此老人的高血壓問題,若不特別注意、及早控制,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後果堪憂。 當 人體年紀漸大時,身體動脈會逐漸硬化、變窄而且彈性變差,高血壓的風險也隨之提高,還會因為腎功能退化,排鈉(Na)能力變差,導致血壓容易受到飲食中鈉 攝取量影響而升高。此外,有些老年人習慣吃止痛藥,但止痛藥中的成分會降低血管舒張因子的分泌,促進血管收縮,也會讓血壓變得比較高。高血壓若不特別控 制,可能會引發血管病變,導致中風、心肌梗塞、腦血管梗塞、四肢血管病變,甚至視網膜病變等。 老人罹患高血壓者,除了應積極 接受治療,維持穩定血壓,平時的生活作息與飲食控制更為重要,如不抽菸、少喝酒、維持適當體重、適度運動等。飲食方面則應減少鹽分攝取;根據研究顯示,每 天飲食中減少2公克的鹽,血壓平均可降低4 mm Hg。此外,老年人應多增加鉀(K)和鎂(Mg)離子的攝取,不但能夠保護心臟,也具有舒張血管的效果,這些離子可以從蔬果中攝取,芹菜、胡蘿蔔、菠菜、 玉米都是十分有益的食材。另外,由於有些老人服用高血壓藥物會合併使用利尿劑,容易增加鉀離子和鎂離子的流失,所以更要不定期監測與補充。 醫生表示,高血壓雖潛藏著許多併發症的危險,老人家更是高危險群,不過只要及早發現、及時控制,對身體的傷害就能降到最低,不讓家中老人受多重病痛所苦。 (中時電子報) 新聞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209002539-260405
[元氣網 | 聯合新聞網]預防關節炎!每天練5動作 關節保年輕 2015-12-09 08:41:45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專題報導 關節炎怕開刀 惡化速度更快 關節痛千萬別忍著,臨床醫師發現,許多長者長期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寧願忍痛減少出門也不願意開刀,長期增加關節的負擔,反而造成X型腿、O型腿、風偏腿(兩腿歪向一邊),最後連站都站不起來,減少活動反而讓失智症等疾病降臨得更快速。 根據統計,60歲以上的族群有8成民眾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許多老年人以為這是老化的常態,總會忍著不去看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健煜表示,一名92歲的老爺爺,膝蓋疼痛超過6年,走路全仰賴拐杖,今年已完全無法站立,當初有痛感時,因為害怕開刀,甚至覺得開刀後可能一輩子都要坐輪椅,以致關節功能愈來愈差。 陳健煜表示,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因年齡老化、關節韌帶鬆弛不穩定,導致不正常的撞擊及磨損,讓軟骨下的骨頭承受更大壓力,而肥胖也會造成關節的壓力,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蓋負擔多4倍,45歲以上的民眾絕對需要多注意。 圖/北醫附設醫院提供 建議就醫評估 若嚴重可更換人工關節 全台每年有2萬多位患者更換人工膝關節,而且隨著老年化的社會,更換膝關節的人數,每年以5%到6%的速度成長,陳健煜表示,門診中不乏已高齡80、90歲的患者,都因為關節退化而接受人工膝關節植入手術,因此現在可以到處趴趴走,例如7年前有位94歲的老爺爺置換人工膝關節,現在已成為馬祖的人瑞。 陳健煜表示,退化性關節炎不是致命疾病,未必需要更換人工關節,而是根據病史、疼痛指數評估,若疼痛指數達8分以上,就可考慮開刀治療。 不過,更換人工膝關節並不適合有心肺疾病、重度失智、嚴重骨鬆、營養不良的患者,主要是開刀時這類的病人會出現血栓,難免有致命風險。 5招助你保持好關節 圖/聯合報提供 新聞轉載自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7/1365215
[自由時報電子報]〈台北都會〉老人深夜學堂 日照中心增夜宿 2015-12-08 三家先行試辦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台北市開辦老人「深夜學堂」!北市長照需求人數約六萬三千人,以往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服務時 段只有平日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半,十二月起,台北市社會局擇定萬華區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士林區士林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內湖區老人日間照顧 服務,試辦「小規模、多機能」老人多元照顧服務,新增短期夜間留宿及到府居家服務,協助家庭照顧者獲得短暫喘息時間,預計明年再增三家。 社會局長許立民說,日照中心原本的服務有限,家屬常需奔走不同單位申請日照、居家服務、夜間照顧服務,不但家屬累壞,老人家也因經常轉換環境而不適,日照中心擴充服務項目,讓長輩能在熟悉環境、熟識的服務人員協助下,彈性運用多元服務,家屬也不會再蠟燭兩頭燒。 供受託者申請 社 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葉俊郎補充說明,受限於中央法規,日照中心的「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僅能設置四張臨時住宿床位,提供給日照中心受託長輩申請,週一至週 五最多只能留宿三天,收費一晚一千兩百元至一千五百元不等,但家屬可向衛生局申請喘息服務補助,但須於十四天前預約。未來將視機構內使用的狀況,再評估是 否開放給社區內有需要的長輩申請。 妻子罹患失智症的黃先生說,妻子病後讓他體會凡事要忍耐,身心煎熬非外人所能想像,雖然會不捨妻子「外宿」,但偶爾的夜間臨時住宿,能幫助家屬短暫跳脫照顧情境,放鬆心情,也能兼顧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8832 北市開辦3處「小規模、多機能」老人日間照護中心。(資料來源:社會局 製表:記者葉冠妤)
[中央通訊社]親人離去照護者悲 半年內高風險期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8日電)「不捨66歲癌母猝死,39歲兒上吊陪她走」,家總說,被照顧者、親人離世後半年內是高風險期,生活常會失去重心、自責照顧不週而情緒低落。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秘書長陳景寧表示,被照顧者過世而結束任務的「畢業照顧者」,親人離世後半年內是高風險期,面對親人離世,主要照顧者除了不捨、哀傷情緒,也因平日生活與被照顧者綁在一起,衝擊更複雜。 陳景寧說,常有更多失去重心、生活秩序大亂,自責照顧不週致情緒低落,建議周遭親友鄰里協助進行「身心健康」、「穩定經濟」與「恢復社交」三方面重建,也建議照顧者預先練習告別及重返社會生活的準備。 「重 建身心健康」:長年照顧負荷與缺乏睡眠品質,不妨做個健康檢查、運動或旅行。「重建經濟穩定」:評估自己資產與理財,體力與意願,重新找份工作,必要時可 尋求社會救助。「重建社交網絡」:聯繫手足、親友或久未連絡者,或參加照顧者支持團體或成長課程,讓自己盡速回歸社會。1041208 新聞轉載自www.cna.com.tw/news/ahel/201512080377-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