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家庭臨時性照顧多一項選擇,價格略低於自費服務,成效待觀察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By dai / 4 月 08
血友病患者因為凝血因子不足,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傷口容易血流不止,甚至是出現自發性出血。舊觀念認為血友患者最好避免運動,才能把意外傷害機會降到最低,但其實不然,只要選擇適當的運動並做好預防措施,血友病患依然能享受運動的樂趣及好處。
高雄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余明生表示,血友病患者關節出血,除了難以忍受的疼痛,長期反覆關節出血容易造成關節受損變形,導致日後行動不便,甚至提早面臨關節置換的風險,健保署已經對重度血友病設定預防性治療範圍,重度成人患者也納入健保給付,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而規律運動在血友病的治療上是重要的一環,經由復健科醫師的建議評估,選擇合適的運動可改善血友病患的生活品質。
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提到,血友病患者在出血發生前,規律地給予預防注射治療,年度出血次數中位數大幅由44次降到1次,改善出血疼痛及衍生的問題,減少因為住院及就診的請假事件,促進社交互動能力。
大千醫院血液腫瘤科暨癌症中心主任黃明立建議,血友病患者運動前,最好與醫療團隊討論身體狀況,做好預防注射及配戴防護用具等措施,並採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避免競爭性或強烈碰撞的運動,游泳等水中活動是非撞擊性運動,藉由水的浮力,可減輕關節的負擔,又有復健幫助,且運動能活動關節角度及強化肌肉力量,減少關節性出血發生的機會。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和百特醫療聯合舉辦的2014夏日樂「友」游運動會,在苗栗盛大舉行,聚集了近百位病友及照顧者,在安全的草地上及水池中寓教於樂,衛教疾病照護知識。
黃明立強調,病友們在運動前要做好評估及預防注射,運動後肌肉不適可冰敷,一旦感覺刺痛可能就有微量出血,需要施打凝血因子。平時訓練好肌耐力跟關節活動度,減少出血機率,讓血友病患者也能享有與一般人正常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