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家庭臨時性照顧多一項選擇,價格略低於自費服務,成效待觀察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By dai / 4 月 08
家有身心障礙兒,父母壓力非一般人可以想像!台北市衛生局今(20)天指出,國內一項針對身心障礙兒童家長的調查發現,不但有近5成父母常常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有3成的父母曾經有自殺念頭,承受社會異樣眼光及經濟壓力是主因。
根據台北市今年3月統計顯示,台北市共有2986名、未滿12歲的兒童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其中以自閉症者最多(29%),其次為多重障礙者(19%)以及智能障礙者(16%)。
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心理師羅子琦表示,基金會2年前針對約200名身心障礙兒童家長進行調查發現,高達9成家長都期待社會、社區能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且近5成的父母常感到心力交瘁,且3成父母曾經有過「死了算了」等自殺意念及情緒。
照顧特殊兒大不易!羅子琦說,臨床觀察,大部分父母的壓力來源,第一項衝擊就是來自社會、別人的異樣眼光,只因為「我的孩子跟人家不一樣」;其次則是成就感的失落,即使付出再多、再大的努力,也不一定有回報,孩子甚至仍不會正常開口喊一聲爸媽。
經濟的壓力,同樣讓家有特殊兒的家長喘不過氣,為了照顧孩子,父母之中常有人需要辭去工作、全職照顧小孩,多數都是單薪家庭,肩頭上的負擔,更加沈重。
羅子琦強調,父母得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如果父母獨自承受這麼多的壓力,只會引發負向情緒,她建議,家長要勇於說出自己與家庭的需要,讓他人有 機會理解,並盡量認識和運用社會中的專業資源,且可以透過參與家長團體,以獲得支持與經驗分享,並適時為自己保留一些時間喘息,不要因為孩子而忽視自己的 需要。
專家呼籲,只要發現自己出現易怒、憂鬱、緊張等負面情緒,或是持續有疲累、失眠的困擾,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想法,一定要尋求心理專業人員或醫師的協助,可就近至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2-33937885進行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