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家庭臨時性照顧多一項選擇,價格略低於自費服務,成效待觀察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By dai / 4 月 08
父親過世、兒子患病、職涯轉變,生活的磨難與考驗改變了三個男人的一生,讓他們開始擔任照顧服務員,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台北市目前有七百多名照顧服務員,男女比為一比九,在這樣性別環境下,更凸顯了這三名照顧服務員的「男」能可貴。
劉振華 服務對象當自家人
「他酷酷的,講話都只講兩個字,那天講了七個字,稱讚我太太漂亮。」原本擔任機械工程師的劉振華,投入家庭托顧服務近兩年,把服務對象博宇當作自家人,兩個人偶爾還因管教問題鬧鬧小脾氣,但他最開心的就是看見博宇一點一滴的正向改變。兩年前,罹患肺炎的父親因看護工照顧不周而病逝,讓劉振華體認到家屬的辛苦與無助,毅然捨棄高薪職務,投身照顧服務,他認為這份工作讓他活得更自在、有意義,面對身分與工作型態的轉變,劉振華笑稱:「我是巨蟹座的男人,所以滿適應的。」
卜維禮 兼陪伴家中自閉兒
職業軍人出身的卜維禮,家裡有個自閉的孩子,退休後便主動申請成為臨時及短期照顧服務員,一方面為了陪伴孩子,一方面也藉由照顧他人,找尋生命困境的出口,「如果永遠把困難放在心底,沒有空出來,就得不到祝福。」而一下子從嚴肅威武的軍人,變成需要溫柔與耐性的照顧者,他說,就是把自己當「小兵」就好,長官講什麼我們都說是。而卜維禮這名「小兵」一當就當了十五年,三度獲選績優照顧服務員,雖然沒有機會「升官」,也知足常樂。
商澄吉 工廠老闆善於傾聽
工廠老闆商澄吉則在工廠結束後,轉換跑道擔任居家照顧服務員,商澄吉說,自己把服務對象當客戶般「伺候」,講究細節、善於傾聽,體貼的心意與俐落的身段,讓他跟服務對象阿奇感情超好,阿奇更在昨天提前祝他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