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日本採實物給付 芬蘭推運動保健 先進國家這樣做 一舉數得

2016-03-23 09:06

[財訊]日本採實物給付 芬蘭推運動保健 先進國家這樣做 一舉數得 2016/03/22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98 期 作者:張嘉伶 二○○○年就實施照護保險,當時保險給付支出高達3兆6000億日圓,一二年更暴增到8兆9000億日圓,龐大的照護花費對日本政府是很大的負擔,但日本的照護保險是採實物給付,而非現金給付,讓有需要的高齡者得到真正的照顧,避免現金被家人或者照護者挪用,值得台灣參考。 台灣長照制度走得顛顛簸簸,千頭萬緒理不出方向,其實先進國家處理相關議題早有經驗,很值得台灣借鏡。 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達3384萬人,占總人口26.7%,人數和比率都創新高。二○○○年就實施照護保險,當時保險給付支出高達3兆6000億日圓,一二年更暴增到8兆9000億日圓,龐大的照護花費對日本政府是很大的負擔,但日本的照護保險是採實物給付,而非現金給付,讓有需要的高齡者得到真正的照顧,避免現金被家人或者照護者挪用,值得台灣參考。 日本老齡化嚴重,長照產業出現人力嚴重不足問題,許多鄉下地方出現50歲的長者得照顧70、80歲的高齡者,70、80歲高齡者還得照顧90歲、上百歲高齡者的現象。 培訓單親媽媽 解決人力問題 長期觀察日本銀髮照護事業的商發院董事長兼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說,地方為解決高齡者照顧高齡者的問題,提供給單親媽媽設籍優惠,轉到鄉下培訓成照護人員,讓她們不僅有工作,小孩也有人幫忙照顧,同時又增加照護人手,算是一舉數得。也有地方設服務媒合中心,剛退休仍有能力的老人,可幫忙開車接送老人去醫院,或者幫忙送餐;而提供服務的人就獲得服務券,可換取其他服務,解決人力問題。 儘管日本有照護保險,服務網也建置完善,但有很多企業還是從一些服務的缺口找到商機。例如,日本衍生出為老人到府看診的商機,有一家公司Dental Support,員工雖不是牙醫,但只要有偏鄉老人要看牙,這家公司就找牙醫到府醫療,相當受歡迎。 日本和民餐廳還有老人送餐服務,和民在日本全境50個據點,可以做到一定時間內宅配到府,餐盒是耐摔、耐熱材質,方便老人微波加熱,菜色可由老人自行勾選,食材則是和民集團種植的有機農場作物,也可為老人設計特殊菜單。 歐洲的養護單位則有不同思考。荷蘭阿姆斯特丹就有一個Hogewey的老人村,外號是老年痴呆村,因為全都是有阿茲海默症與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此生活。這裡雖然像普通村子,但裡面除了患者之外,其他都是護理或醫療人員,他們營造出村子的感覺,村內有廣場、劇院、郵局與超市等設施,讓老人感覺自己過普通生活,而非住在養老院裡。 Hogewey有攝影機24小時監控老人們的行動,護理人員都身穿便服,村子也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保護在裡面生活的老人。照顧員發現這些老人在此住了以後,吃的藥變少了,比生活在安養院的老人更開心! 芬蘭和台灣同樣是人口快速老化的國家,但在老人身上花錢的方法,和台灣大不同。芬蘭中部的大學城,人口只有8萬,每年市政府花費預算2%、約2億5000萬歐元(約91億元台幣),來推動運動保健,保持老人們的健康。另一個城市佑華斯克拉,每年聘請13位運動教練、40位物理治療師和70位領時薪的體育科系學生,安排老人做適當的運動。老人身體健康了,花在醫療照護的錢自然就減少了。他們的目標是「只有臨終前的兩星期,才躺到病床上過日子!」 新聞轉載自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7246

[HiNet 新聞社群 ]輔具怎麼選?身體能力評估優先

2016-03-22 09:54

[HiNet 新聞社群 ]輔具怎麼選?身體能力評估優先 健康醫療網 2016/03/21 12:25(20小時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受傷、失能者及老年人,生活中不能缺少輔具,但適合的輔具怎麼選呢?專家建議,先經由治療師評估身體各方面功能,具有復健潛力的病患,應減少臥床、拉長站坐時間,才能避免體力退步,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高齡化世界第一 根據經建會推估,2018年國內65歲以上長者占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再過8年將增加至20%,平均每5人中就有1名老人,高齡化速度世界第一。第一社福基金會執行長賴美智指出,國際研究顯示,輔具可以提升老人、失能者,甚至是照顧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參與感,並減少政府的醫療支出。 老人、身障者需人照顧 賴美智表示,根據資料統計顯示,老人族群中有6成依賴子女照顧,2成5依賴同為老人的配偶照顧,而身心障礙人口中近7成生活自理困難,有了輔具能夠幫助回歸正常生活。 購買輔具先評估 如何選擇輔具呢?輔具中心主任王志元指出,許多民眾急著幫親友添購輔具,卻未經過治療師評估,結果不適合或不需要,而花了冤枉錢。他建議,先進行身體能力評估,例如有復健潛力的病患,應選擇移位腰帶或輪椅氣墊座;重度失能者除了使用一般輪椅,也要增加姿勢變換功能及骨盆固定帶,適合的輔具能夠避免二度傷害,照顧者也可省力。 新聞轉載自http://times.hinet.net/news/17803190

《轉載訊息》癌症營養

2016-03-21 09:50

【高雄身心靈】癌症營養 (限癌友及家屬報名)   課程名稱:癌症營養 上課日期/時間:4/22、4/29、5/6、5/13、5/20、5/27,每週五  10:00~12:00,共計6堂。 人數上限:10位 網路報名:【我要線上報名】http://www.canceraway.org.tw/classjoin.asp?IDno=1620 洽詢專線:(07)311-9137分機206、208 活動轉載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classjoin.asp?IDno=1620

《轉載訊息》北投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瑞智學堂開課囉~

2016-03-21 09:48

北投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瑞智學堂開課囉,歡迎報名                               

《轉載訊息》南港男性照顧者情緒支持團體開始囉~

2016-03-21 09:47

南港男性照顧者情緒支持團體開始囉,歡迎報名參加~~ 活動轉載自http://blog.roodo.com/nkelder/archives/57149913.html  

[康健雜誌]急促的門鈴聲~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2016-03-21 09:05

[康健雜誌]急促的門鈴聲~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作者:照顧者關懷協會(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講師 林月春)2016.03.18 清晨,一陣急促門鈴聲,把阿香從睡夢中驚醒。原來是隔壁高齡的郭奶奶焦急地按著門鈴。 郭奶奶不安地問:「李太太,不好意思這麼早打攪妳。急得很,擔心死了!想到妳是學護理的,要請妳幫忙拿個主意。」 郭奶奶接著說:「七年多前,我家老頭子清早四點多起床運動中風,感謝妳介紹好醫師。我家老頭子從完全臥床,進步到可以每天在巷子散步,讓他多活了七年有品質的生活。老頭子恢復健康,他快樂,我就快樂。這幾天,老頭子不舒服,住在醫院,醫師說要轉到加護病房。有必要的話,會急救插上呼吸管,情況穩定再轉回病房,若有問題,再轉進加護病房。老頭子已經93歲啦,如果像醫師說的,要插個管子,躺在那裡,不能說話,很折騰的。他痛苦,我們也捨不得他痛苦啊!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不要讓他這麼受苦呢?」 郭奶奶的話,是許多家屬在面臨家人臨終的兩難抉擇!既不捨親人離去,又不忍親人接受醫療痛苦的兩難!。 郭奶奶談論時,獨居的王奶奶、陳奶奶正好開門出來,一起加入三姑六婆的晨間會議。阿香分享自己媽媽和公公在生命末期,家人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DNR)的心路歷程。 阿香說:「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雖然不捨,但家人不必受那麼多的折磨,能享有尊嚴的走完最後的人生道路,是對家人的尊重。此外,能將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也是另一種愛與得啊!」三位奶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一旁的王奶奶敘述她的阿姨的故事。她說:「我阿姨病危,子女趕到醫院,要醫院無論如何一定要救。醫師幫阿姨插上管子,命救回來了,但阿姨變成植物人。子女各忙各的,只好請外勞照顧,還因分擔照顧費用爭執不休。唉!已經活下來了,子女沒有人有勇氣簽名拔管啊!誰敢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媽媽死去,背個不孝的罪名?安樂死又不合法。唉!當初,不要救就好了。年紀那麼大,救活,需要別人把屎把尿,活得一點尊嚴都沒有!若當初有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今天就不會這麼痛苦了。妳跟台北的女兒討論,把放棄急救同意書簽一簽,不要讓老先生這麼受苦啊!」 聽完阿香和王奶奶的分享,郭奶奶到醫院為老先生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兩天後,老先生在醫院安詳的離開。郭奶奶平日重養生,也享有老居、老本,更在巷子這群老友的支持下,逐日走出喪夫的陰霾,重拾爽朗笑聲,重啟和老友的一日三會話家常,繼續擔任巷子的敦親睦鄰特派員。 清早,急促的門鈴聲,帶來了獨居老人問題知多少、帶來了鄰居守望相助之重要,同時,也帶來放棄急救同意書尊嚴好死的紮根與宣導之重要性。 關於【社團法人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新聞轉載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1551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