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南投縣開辦「到宅沐浴車」服務 埔基正式起跑!

2015-08-27 15:42

[NOWnews今日新聞]南投縣開辦「到宅沐浴車」服務 埔基正式起跑! 記者蘇彩娥/南投報導 為提供失能長者身體照顧與清潔服務,由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首先開辦南投地區到宅沐浴服務,25日在埔里基督教醫院由專業人員示範如何到宅讓長者尊嚴沐浴的活動正式起跑! 南投縣政府社會及勞動處科長李誌寬、縣議員廖志城、愚人之友基金會董事長趙文崇、執行長李希昌、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陳恒常等熱情參與。 縣議員廖志城表示,能夠洗一個舒舒服服的澡,對一般人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於長期臥床的長者,及照顧他的家人來說,卻是一件“難事”,有了到宅沐浴車,搭配行動組合式浴槽,還有專業人員為失能者進行全身式沐浴,不僅讓長者乾淨舒服,衛生又健康,心情也都會變得很好。 愚 人之友基金會於西元2000年,看見災後社區長輩與兒童的照顧需求,因著榮神益人的使命而誕生。成立至今,服務幾乎涵蓋所有的長期照顧項目,特別在偏鄉服 務資源的倡導與執行上致力不懈。在104年本會再次因著看見長期臥床者與行動不便者的沐浴需求,而展開到宅沐浴車的服務,期待提供具有尊嚴與專業性之到宅 沐浴服務。 台灣平均每10位長輩,就有1位因失能而必須被照顧,且照顧時間長達7年以上。照顧失能者以洗澡最難,往往因浴室有門檻,或照顧者因體力因素,長期僅以擦澡清潔失能者身體,導致許多失能者已數年未沐浴。愚人之友基金會基金會與老人福利聯盟聯合推展到宅沐浴服務,為南投縣到宅沐浴服務開創新里程。 「到 宅沐浴車」是以專用車輛,配搭行動組合式浴槽,由中華聖母基金會提供專業沐浴服務訓練。以護理師、照顧服務員及操作員所組成的團隊,到宅協助失能者全身式 沐浴,只要一坪半空間,每次約1小時。沐浴前就身體徵象及傷口進行評估,沐浴過程重視服務使用者感受,以維護其尊嚴,並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及 負擔。    愚人之友基金會到宅沐浴服務區域目前以南投縣為主,服務對象為中重度失能長輩及身心障礙者。推廣期間10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完全免費,並贈送臥床 者專用之全套個人沐浴用品組,家中有沐浴需求之民眾可撥打到宅沐浴服務專線洽詢。到宅沐浴專線:049-2918867 新聞轉載自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825/15028208.html

[健康醫療網]老人隱形殺手 小心高致死率的髖部骨折上身

2015-08-25 09:04

[健康醫療網]老人隱形殺手 小心高致死率的髖部骨折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全球邁入老年化,而台灣的老年人口也逐漸攀升,老人骨折也成為老年人住院主因之一。 根據美國統計,每年有大約三十萬人因髖部骨折住院,而這些病人就佔了醫院總床數的百分之三十。在台灣,根據健保資料,髖骨骨折比率為全華人地區之冠;參照 全民健保資料,2001年65歲以上男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5千例,女性則高達7千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 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楊宗穎表示,髖部骨折是指股骨(也就是大腿骨)的股骨頸、股骨粗隆間或股骨粗隆下處的骨折。一旦發生髖部骨折,病人通常會感到鼠蹊、大腿 或臀部疼痛、患肢無法負重、移動及變短或呈外翻的現象,導致病人因疼痛無法坐起、床上翻身、如廁、行走…等,日常生活嚴重受影響。 老 化,使得人類反應遲鈍、肌力降低、平衡和步態功能不如以往,加上骨質疏鬆造成骨量不足,很容易因低能量創傷便造成重大的髖部骨折。曾有統計資料顯示,65 歲以上老人,約有3成曾在一年內跌倒過,而跌倒過的老人,有5成以上還會再跌!若是因跌倒引起骨折,能夠完全回復生理機能者僅有3成。 跌 倒,不可小覷!除了有致死的可能外,還可能併發內科疾病。醫師解釋,髖部骨折的背後代表的是「高死亡率」,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的死亡率女性約為 15%,男性則高達22%。死因跟骨折本身無關,許多病人死亡是因為長期臥床造成併發症所引起,如如肺炎、尿道感染、靜脈血栓等,因此建議,骨折後應儘早 治療,讓病人早日下床活動,避免併發症產生。 楊宗穎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因此,預防跌倒及骨折的發生才 是關鍵。建議以減少生活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如,個人疾病保健、矯正知覺障礙、改變生活行為、營養、從事復健治療、運動課程、平衡訓練、改善居家及公共環 境。其次,可多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接受藥物治療等,避免骨質繼續流失,運動,多曬太陽。 新聞轉載自http://n.yam.com/healthnews/healthy/20150824/20150824233543.html

[中央社]屏東市信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活動

2015-08-25 09:00

[中央社]屏東市信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活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50824 09:17:10)屏東市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為照顧里內長輩,於信和社區活動中心開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提供65歲以上長輩每週一次健康促進活動與餐飲 服務,在縣政府積極輔導下,於23日上午正式舉行揭牌儀式,屏東縣長潘孟安及副縣長吳麗雪、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玉蘭邀請到縣議員、市民代表及各里里 長等地方人士蒞臨揭牌,並與長輩同樂。 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於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辦前,帶領社區志工關懷社區長者,其以長期關懷社區之 經驗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凝聚社區力量,推展社區活絡及關懷社區老人,讓社區長輩可以就近在社區參加活動,中午提供社區長者均衡、健康、富變化、且符合 老年期營養需求的餐飲服務,促進健康並延緩老化的時間,讓社區充滿愛。 縣長潘孟安表示,目前縣內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縣政府推動老人福利 的先鋒部隊,屏東市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主要服務屏東市信和里,提供每週一次的健康促進活動及餐飲服務,讓長輩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在社區中接受 服務,達到預防照顧降低臥床率,期待未來社區據點服務天數增加至2~3天由小班變大班,讓長輩走出家裡,提升社會參與,促進身心健康,並透過參與社區活動 更活躍、長壽。 為建構完整、友善、有活力的老人社區照顧服務網絡,透過社會處整合社區照顧志工的力量,積極於屏東縣內各村里設置社區照顧 關懷據點,讓社區長輩能有一個可以促進健康、延緩老化、拓展人際關係的快樂環境,屏東縣縣長潘孟安表示:「一村里一據點、一鄉鎮一日托」是任內最重視的施 政項目,而照顧關懷據點是讓社區長者可以有一個交朋友、學習新知的快樂環境,給長輩一個有尊嚴、快樂的晚年,讓長輩能在社區安老,朝一村里一據點的「安居 大社區」目標更向前ㄧ步。 訊息來源:屏東縣政府   新聞轉載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76945.aspx#.Vdu82n0iZ9k

[中央社]屏東市信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活動

2015-08-25 09:00

[中央社]屏東市信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活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50824 09:17:10)屏東市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為照顧里內長輩,於信和社區活動中心開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提供65歲以上長輩每週一次健康促進活動與餐飲 服務,在縣政府積極輔導下,於23日上午正式舉行揭牌儀式,屏東縣長潘孟安及副縣長吳麗雪、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玉蘭邀請到縣議員、市民代表及各里里 長等地方人士蒞臨揭牌,並與長輩同樂。 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於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辦前,帶領社區志工關懷社區長者,其以長期關懷社區之 經驗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凝聚社區力量,推展社區活絡及關懷社區老人,讓社區長輩可以就近在社區參加活動,中午提供社區長者均衡、健康、富變化、且符合 老年期營養需求的餐飲服務,促進健康並延緩老化的時間,讓社區充滿愛。 縣長潘孟安表示,目前縣內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縣政府推動老人福利 的先鋒部隊,屏東市信和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主要服務屏東市信和里,提供每週一次的健康促進活動及餐飲服務,讓長輩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在社區中接受 服務,達到預防照顧降低臥床率,期待未來社區據點服務天數增加至2~3天由小班變大班,讓長輩走出家裡,提升社會參與,促進身心健康,並透過參與社區活動 更活躍、長壽。 為建構完整、友善、有活力的老人社區照顧服務網絡,透過社會處整合社區照顧志工的力量,積極於屏東縣內各村里設置社區照顧 關懷據點,讓社區長輩能有一個可以促進健康、延緩老化、拓展人際關係的快樂環境,屏東縣縣長潘孟安表示:「一村里一據點、一鄉鎮一日托」是任內最重視的施 政項目,而照顧關懷據點是讓社區長者可以有一個交朋友、學習新知的快樂環境,給長輩一個有尊嚴、快樂的晚年,讓長輩能在社區安老,朝一村里一據點的「安居 大社區」目標更向前ㄧ步。 訊息來源:屏東縣政府   新聞轉載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76945.aspx#.Vdu82n0iZ9k

[中時電子報]學會照護技巧 真的不簡單

2015-08-24 20:50

[中時電子報]學會照護技巧 真的不簡單 「居服員不是傭人!」伊甸基金會特專吳淑慈指出,普遍大眾對居服員的刻板印象,還停留在早期看護、外傭照顧長者的錯誤印象,使得個案本身或其家屬,將居服員當作外傭指使,或是提出不合理照護要求。 吳淑慈說,大眾也常把看護及居服員混為一談,居服員是受政府合格認可,就職前須先受90小時學科訓練、40小時實習課程,就職後,具社工、護理背景的督導員會定期與居服員開會,指導照護技巧。   吳淑慈指出,照護並不如常人看來簡單,要有極大耐心與細心,專業居服員需具四大能力,包括護理、家事服務、膳食烹煮、人際溝通缺一不可。 「家屬常用錯誤方式照護患者!」吳淑慈坦言,許多家屬都認為照護非常簡單,以讓一個臥床患者起身的動作為例,多數家屬都使用蠻力拉扯,有時造成病患手部拉傷,甚至是跌下床的狀況,但居服員則接受過專業訓練,能避免患者二度受傷。 目 前居服員年齡層多為中、高齡,且從事居服員的性別又以女性居多,因此也不時有性騷擾的事件發生。吳淑慈說,居服員遇到性騷擾時,會技巧性地迴避或是直接制 止,通報督導後,進行評斷患者是否因身體侷限,因手腳無力的無心觸碰,同時呼籲男性及青年們投入長照行列,能依照性別進行照護,減少不必要的困擾。 台 灣人口老化數字持續攀升,但長期照護人力短缺的問題卻依舊無解。吳淑慈表示,以居家照服1小時為例,中央政府撥款200元費用,依規定照服員取得170 元,委託機構取得剩餘的30元,但委託機構需負擔龐大的人事行政、督導教育等其他費用,使得許多長照單位根本入不敷出。(中國時報) 新聞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3000343-260102

[大成報]彰化精神健康學苑暨弘道福興社區照顧服務中心開幕啟用

2015-08-24 20:36

[大成報]彰化精神健康學苑暨弘道福興社區照顧服務中心開幕啟用 【大成報記者張秦華/彰化縣報導】彰化縣精神健康學苑、暨彰化縣弘道福興社區照顧服務中心,於今(22)日下午正式開幕啟用。 彰化縣長魏明谷等人應邀與會,現場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董事長王乃弘與魏縣長等貴賓揭牌剪綵後正式啟用,魏縣長特別感謝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協助下,成立這個新型的居家服務方式,造福更多縣內的長輩。 與會貴賓還有,福興鄉長粘禮淞、立法委員王惠美、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縣府社會處長黃淑娟、新聞處長林德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財團法人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吳澄第神經精神科診所院長吳澄第、吳潮聰精神科診所院長吳潮聰、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鹿東基督教醫院院長歐陽文貞、溫建文 診所院長溫建文、彰化縣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林清江、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周怡秀、和得長期照顧中心創辦人黃朝吉、知名導演陳文彬、彰化生活美學館館 長劉玄詠、福興鄉老人會會長黃萬棟、地方民意代表、社福單位、醫療院所、地方仕紳及各社區協會代表等。 魏縣長表示,彰化縣是長壽大縣,90歲以上的長者,高達5千多人,100歲以上的有1百多人,縣內還有1位長輩高達108歲,現今,因為社會家庭結構的改變,導致有些長輩因為沒自信、長期待在家中,容易有老人憂鬱症傾向,加上身體退化,無法容易融入社會,所以,不僅要活到老學到老,還要健康快樂到老。 魏縣長指出,弘道基金會利用大學生照顧長者的模式,由年輕人照顧他們,也當長者的秘書,照顧的方式包羅萬象,縣府也會跟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和精神健康基金會結合,讓彰化縣成為一個快樂長壽的,也讓縣彰化縣的長者活到老健康快樂到老。 「福興鄉居家服務支援中心」在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帶領下,除提供居家服務外,亦提供長者及家屬心理、生活等老人福利服務等諮詢服務, 居家服務工作是一項專業服務的展現,並非只是協助清理家務環境,服務過程中每個動作、態度,都可能影響居服員與使用者及家屬之間的關係,近年來面對高齡化 社會,彰化縣人口老化的情形日趨嚴重,根據彰化縣政府民政處統計,104年7月底止全縣人口1,288,930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人口為 172,734人,佔13.40%,且逐年有增加的傾向,失能人口亦會隨之成長。 「居家服務」是由訓練有素的居家服務員,針對每個家庭不同的需求,提供不一樣的服務,提供長者及家屬心理、生活等老人福利服務等諮詢服務,也讓失能長輩能 在家中持續得到照顧,讓家庭照顧者獲得喘息與支持,期待有更多單位及照顧服務員能一同加入居家服務工作,造福更多縣內的長輩。 為提供失能長輩多元服務,縣府推動行動沐浴車到宅提供沐浴服務,協助長期臥床且合併有重度失能者,透過到宅行動沐浴車的服務讓重度失能者在泡澡後緩解關節僵硬的情形,得到專業人士的照顧,身心也能獲得紓解身體舒適度大為提升,也讓長期照顧的家屬更可適時得到壓力的舒緩,實屬一大福音。 另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鼓勵、促進老人的社會參與度,彰化縣政府為強化照顧長者及身心障礙者「行的需求」推動「彰化縣長青幸福卡」使長輩及身障朋友們享有更多「行」的便利性,讓大家多走出戶外、參與更多的活動,讓所有長輩享受快樂的銀髮生活,也編列各項老人活動經費的補助,舉凡「敬老最用心」、「行動式老人文康休閒專車巡迴服務」、老人文康活動中心設施設備修繕及增設、重陽敬老禮金發放,「阿公阿嬤卡拉OK比賽」等等,希望將彰化縣建設成充實、康健、友善的幸福家園,打造一個富麗、祥和的「銀采天堂」。 新聞轉載自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822/15011291.html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