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家庭臨時性照顧多一項選擇,價格略低於自費服務,成效待觀察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By dai / 4 月 08
高齡長輩和失能家人(可能是先天或後天的原因)的需求具體而迫切,總要有人扛起照顧的責任,他/她就是家庭照顧者,也就是我們所關心的“隱形病人”。 從過去服務的經驗中,我們發現有下列狀況的家庭照顧者特別需要協助:
①需照顧2人(含)以上:照顧1人已經筋疲力盡,有些家庭照顧者卻要照顧2人以上,例如有家族遺傳性疾病,家裡好幾個病人的照顧重擔集中在某位家人身上。有的是家中兩老相繼罹病臥床,子女之間無法分工合作的話,唯一的家庭照顧者就會很辛苦。
②年紀大又要照顧家人:若是孩子失能,由父母或祖父母照顧,當孩子長大,照顧的家長也逐漸年老;也有老夫妻互相照顧或是六、七十歲的老人照顧人瑞級的長輩,這就是所謂的老老照顧。年紀大了還要照顧家人總是令人無奈和力不從心。
③男性照顧者:近年來幾起媒體報導的人倫悲劇,反映出男性照顧者的壓力;我們觀察到有些男性照顧者可能不善表達、較少求助,當壓力鍋爆炸時也最具殺傷力。
④照顧失智症:由於失智症和其他身體/肢體疾病的症狀不同,在照顧的技巧和困難度也不一樣,特別是在問題行為和情緒困擾的部分,對照顧者是相當大的挑戰。您可能聽說過:會動的比不會動的難照顧、講不通比講得通和不能溝通的更難照顧!!
⑤照顧者本身也是病人(重大傷病/癌症/慢性病):照顧者年紀大了或是照顧久了,自己也是疾病纏身,常常看到有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一起就醫的狀況。有的照顧者長久壓力累積可能引發身心症甚至有自殺的意念,特別需要關注。
⑥照顧者暫時無法照顧(可能是受傷/開刀/住院,或是遇到外籍看護工的空窗期):當照顧者變成病人,會遇到照顧人力短期缺口;聘僱外籍看護工往往是有重症患者的家庭,幾乎是不可一日無外勞。照顧者以外的家人,常常忽略照顧者也有個人的需求,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全年無休,因此當照顧者暫時無法照顧時,經常遇到沒有替手的窘境。
⑦想申請政府資源(社會救助、長照服務...),但不符合資格:有些家庭礙於法規排除在政府補助之外,但實際狀況並不理想,此時民間資源的挹注就格外有助益。
您身邊是否就有符合上述狀況的家庭照者? 請撥打家庭照顧者諮詢專線0800-507272(台語:有你真好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支持家庭照顧者。
<本文作者:李逸/義守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社團法人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