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長者居家養老 照顧需營養優先

2015-12-27

文/陳彥甫

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中,「居家養老」是目前較能被長者接受的照顧模式。但如何去照顧一個老人家,其實很多家庭都不知道,也許 他們想請個外籍看護工打理長輩的一切生活起居就足夠了!然而這樣的照顧下,卻發現長輩常常要到醫院報到,身體健康狀況非常不平穩,最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 下,又只好把長輩送到老人照顧機構。

有時在臨床上看到骨瘦如柴的老人家且身上多處還有壓瘡時,總覺得很不忍。詢問陪同前來的子女:「長輩在 家的飲食狀況如何?」常聽到他們的回答是:「他都沒有什麼胃口,什麼東西都不想吃,所以我們每天都特別燉雞湯給他喝,而且都是老母雞,花很長時間燉!這應 該是很營養的食物吧?」

類似這樣的個案並不少見,言談中可以看見兒女的孝心,也願意把長輩留在家裡照顧,讓他們可以每日和親人相處。但我也發現子女們因為不懂營養照顧,以致老人家常常進出醫院,遭受皮肉之痛。

如何讓長輩「營養好,健康吃到老」?建議照顧者應該把握「少量多餐(一天吃5-6餐)、均衡飲食(除非有特別的營養需求),定時供餐」的原則。

同時針對長者的吞嚥狀況,提供適合的餐式(如稀飯、打糊食等)。

(作者為基隆礦工醫院營養師)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44121

最新消息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