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家庭臨時性照顧多一項選擇,價格略低於自費服務,成效待觀察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上路...
By dai / 4 月 08
陳炳仁醫師指出,失智症後期常伴隨著感染、營養不良、失能臥床褥瘡等症狀,並隨時間步入死亡的終點。在歐美國家,多半能接受失智症是身心功能全面性破壞的疾病;台灣的民眾甚至醫療人員,仍多數缺乏正確理解和認知;因此,常造成患者無法在適當時間安詳善終,而且為了延長品質不佳的生命,長時間於醫療院所,浪費醫療資源,對患者和家屬來說,無疑是雙重折磨。
醫學界普遍認為,預期生命只剩下半年到1年的病人,便視為末期病人;然而,陳炳仁醫師說,與癌症相比,失智症要準確預估病人的生命剩餘時間,困難度較高, 尤其是失智症患者到後期,已失去決策能力,以致醫療照護決策往往倚賴家屬決定,建議失智症病人應在罹病初期,尚有自主表達能力時,先和醫師討論醫療自主計 畫。
對於失智症末期患者的治療,陳炳仁說,無論是否伴隨器官衰竭,都應以照顧需求為導向,提供安寧緩和服務;此外,也不應強求延長病人的生理生命,徒增更多痛苦,而是讓病人能夠更尊嚴且無痛苦的走完人生軌跡,家屬也能在道歉、道謝、道愛、道別之下,陪伴家人圓滿走完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