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電子報]〈中部〉彰化老人全口假牙補助 三月起申請 2016-02-24 去年5千多人申請 1970人裝妥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向中央請命!老人裝置全口假牙補助地方需求殷切,縣府去年編列六千五百萬元,有五千多人完成申請,卻只夠一千九百七十位長者完成假牙裝置,其餘必須等到今年才能如願,因此,縣府將於三月初辦理公聽會, 希望能把這項老人福利,納為中央政策,讓全國有需要的長者都能受惠。 廣告 今年彰化縣老人裝置全口假牙補助,將於3月起受理申請。(資料照,記者劉曉欣翻攝) 社會處長黃淑娟表示,老人裝置全口假牙從去年七月起跑,去年七月起至十月底受理申請,短短四個月就有五千多人完成申請;今年申請作業將從三月一日起跑,將受理到九月底,今年編列預算是兩億元。 縣府將開公聽會 盼中央重視 黃淑娟強調,由於中央政策只有中低收入戶的老人,才能裝置假牙補助;但不少縣市都自行加碼,因此這項老人福利應該是全國性的政策,所以將會召開公聽會,希望中央能夠聽到地方的聲音,讓照護老人健康就從牙齒做起。 彰化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黃人修指出,全縣六十五歲以上約有十七萬人,預估全口無牙的長者約有一成,估計有一萬七千人,由於縣內老人全口假牙裝置計畫去年才剛上路,大概需要有三到四年的消化時間,申請人數才會趨緩。 縣內老人裝置全口假牙補助,只要年滿六十五歲以上,只要全口無牙或是上、下顎健康牙齒各存三顆以內,設籍彰化縣三年以上,就可以向各地公所提出申請作業。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61249
[聯合財經網]蔡英文:建立平價長照體系 2016-02-23 02:32:12 經濟日報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追蹤-->!---> 出席榮總研討會 強調將從稅收籌措每年400億財源 讓照護社區化、普及化 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昨(22)日表示,長期照顧政策刻不容緩,是新政府最重要施政規劃之一,將設置跨部門的「長期照顧推動小組」,整合所有資源來推動。長照財源將用指定稅收加上公務預算,籌措每年300億至400億元資金,作為長照體系穩定財源。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昨天舉行十周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包括蔡英文、台積電董事長夫人暨志工社長張淑芬、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等都受邀出席。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在選舉期間提出長照政策,她主張建立社區化、普及化、及平價的長照體系,讓老人家在熟悉社區在地安養;另外也會推動社區整合服務中心,提供多元照護服務;還要將在地衛生所適度轉型社區健康管理中心,打造在地健康網路,提供即時便利的醫療服務。 她指出,大選期間她提出成立國家級高齡及健康研究中心的政策,未來將聽取各方意見和經驗,來落實這項政策;北榮、陽明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所組成高齡健康者的研究中心,已有相當完整的組織架構,並建立國際合作的網路,希望此平台逐漸擴大,將台灣的研究成果貢獻給全世界。 蔡英文主張「稅收制」,民進黨政策會目前正草擬長期照顧服務法修正草案,將明訂長照財源為稅收制,來源是調高遺贈稅、營業稅,及今年開徵的房地合一稅。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台積董娘同台 頻咬耳朵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昨(22)日在榮總國際研討會上與台積電董事長夫人暨志工社長張淑芬同台,兩人互動熱絡,大合照時頻咬耳朵格外醒目。張淑芬會後受訪說,她和蔡英文談到自己現在做的事,蔡英文對於她在做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 張淑芬長期投入關懷獨居老人的計畫,近四年來已在六個縣市推動關懷低收入獨居老人。據了解,她對蔡英文的長照政策很感興趣,昨天在會場不但向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詢問政策內容,還約定3月初要赴立法院拜會柯建銘,深入了解新政府長照政策的立法規劃。 張淑芬受訪指出,現在正在全台推廣關懷低收入獨居老人,已經有六個縣市開始做了,台北榮總也在幫忙,希望低收入獨居老人能夠得到更多重視。媒體詢問是否邀請蔡英文參訪或提出建言,她說,建言不敢,是交換意見。被問到蔡經常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請益?她低調說,「我們基本上是朋友」。 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受訪則表示,台積電志工社運作很多年,有一年辦關懷獨居老人的活動,張淑芬發現獨居老人很可憐,於是發起為獨居老人做一些事,她透過各縣市尋找有心參與的人,然後找醫療院所、找志工團體,共同來推動。 張淑芬表示,現在替台南、高雄、台中、新竹等縣市推廣關懷低收入獨居老人,也成立「愛互聯」。去年她覺得也許可以試試台北市,所以來找榮總合作,雙方決定先做北投區獨居老人,結果成效很不錯。 新聞轉載自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1518665-%E8%94%A1%E8%8B%B1%E6%96%8...
[yam天空新聞]高雄市推動一站式長照多元照顧服務 大成報- 2016年02月23日 下午14:25 【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自從爺爺來到中心後,阮ㄟ時間就多出來,壓力嘛減揪少ㄟ」,徐奶奶說「爺爺因年邁,身體機能退化到生活無法自理,語言表達困難,自己年紀大了,體力也不行了,獨自一人照顧爺爺,實在沒辦法,所以申請爺爺來 五甲 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接受服務,幸好妳們(日照中心工作人員)有在辦居家服務、夜間喘息住宿服務、交通車接送、沐浴等多項多元照顧,現在感覺生活比較輕鬆、壓力也減輕不少,我也可以有時間跟姐妹們串串們子…。」 有鑑於很多失能長者及家屬有多元的照顧需求,高雄市自105年元月開始辦理多元照顧服務(也稱作小規模多機能),該服務是以日間照顧為基礎,擴充提供居家服務、夜間臨時住宿,並視服務單位能量增加交通接送、沐浴及餐飲等多元照顧服務,本市已輔導財團法人高雄市郭吳麗珠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及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分別在本市 五甲 、左營及旗山等地辦理這項服務。 多元照顧服務模式(小規模多機能)在日本己行之多年,即綜合多項的照顧方式由單一機構提供,有利於長者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下,由熟悉的人員提供服務,包括同時使用日間照顧、夜宿及居家服務,讓長者在熟悉的社區中,即能享受多層級且連續性的照顧。 徐爺爺自從來到 五甲 多元照顧中心,白天使用日間照顧服務,由專業人員提供生活照顧及文康活動,有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傍晚回到家有照顧服務員至家中提供居家服務,協助爺爺沐浴及身體清潔,減輕了家屬照顧壓力及負擔。 「如何讓老人可以在地生活、在地照顧,是高雄市長期照顧的重要任務。」,社會局局長姚雨靜表示,本市目前已有3家多元照顧服務中心、32家居家服務單位、12家日間照顧中心及146間長期照顧機構,歡迎有長期照顧需求的長輩或家屬都可以向長期照顧管理中心412-8080(手機請加07)或社會局老人福利科07-3373376提出申請。 新聞轉載自http://n.yam.com/greatnews/society/20160223/20160223568735.html
生活減壓輕鬆學,家庭照顧者喘息學院課程簡章 壹、 緣起 有多久未曾擁有自己的時空… 有多久忘了生活中還有些有趣的事可以嚐試… 生活中除了照顧,你還可以擁有更多… 因此我們建構一個家庭照顧者喘息學院, 每周安排主題喘息活動,您可以暫時放下照顧工作, 走出來透透氣、紓壓、喘息,擁有一個專屬於您的小確幸。 貳、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參、目標與目的 透由營造溫馨舒適空間及生活減壓課程,提供家庭照顧者情緒的渲洩出口,抒解照顧壓力,減輕家庭照顧者照顧負荷。 肆、實施方式 (一) 時間:105年3月17日至3月31日,每週四下午二點至四點,4月7日週四下午二點至五點。 (二) 地點: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會議室(台北市中山區撫順街8號4樓之A) (三) 對象:現職家庭照顧者(照顧家中因疾病或意外而失能的家人者) (四) 名額:每場次10至15名,額滿即止。 (五) 費用:酌收材料費,每場次每人100元。(現場收費) (六) 課程內容: 場次 日期 時間 主 題 講 師 1 3/17 14:00-16:00 輕鬆烹飪-電鍋料理一 林美慧老師 2 3/24 1400-16:00 輕鬆烹飪-電鍋料理二 3 3/31 14:00-16:00 芳香療法 唐弘馨老師 4 4/7 14:00-17:00 藝術治療 許家綾老師 伍、報名方式 報名方式:(請任選一種方式報名) 1.請來電0800-507-272(有你,真好、真好)專線 2.將報名表Mail至familycare.tw@gmail.com 3.填妥報名表傳真至2585-5737,並請於報名後來電確認! 4.線上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MKSh9eWHehuHzjFQ1b07ZKL79SvLALofES_L2W6... 注意事項: 1. 活動當日提供免費喘息服務,本會將協助媒合居家照顧服務員做為替代照顧人力,有需求者請於活動十天前告知,以便安排人力。申請時數以活動時數加1小時交通時間為限。 2. 報名後不克出席請務必事先通知。 *請見附件
[自由時報電子報]〈中部〉台中市老人共餐社區化 宮廟教堂變據點 2016-02-20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讓老人共餐社區化,市府社會局計劃所有的社區關懷據點都能推動老人共餐制度,但很多社區並未有社區關懷據點,社會局與民政局共同研擬與宗教團體合作,由宮廟、教堂作為據點,至少每週一次為附近的老人舉行共餐,讓老人走入社區,接近人群,讓身體更健康,最遲今年下半年實施。 廣告 社會局希望老人能一起共餐,因此研擬請宗教團體協助辦理。 (記者蘇金鳳攝) 無關懷據點社區 擬與宗教團體合作 台中市有廿八萬多名老人,為延長老人的健康,不要太早進入亞健康,社會局推動由社區關懷據點提供老人共餐政策,若社區設有關懷據點,一週至少提供一至二次老人共餐,但台中市約有二百卅個社區關懷據點,約有一百五十處共餐點,還有很多社區並未設有關懷據點,便有社區無法推動共餐制度。 社會局認為,無法要求每個社區成立據點,但可透過已成立單位團體來協助,因此研議與民政局合作,由宮廟、教堂作為據點,協助推動老人共餐。 社會局表示,初步規劃,第一階段先與宮廟合作,運用廟宇食材,在廟宇聚會時辦理共餐,一週至少一次,由於廟宇有很多志工,愛心付出力量,因此擁有龐大能量,可以協助推動老人共餐。 由於台中市各區都有社區未設有關懷據點,因此社會局計劃每一區尋找兩個宗教團體,便增加五十八個老人共餐據點。 社會局長呂建德表示,台灣老人化日益嚴重,而長照法已通過,如何延緩老化、減少老人生病是急迫之事,推動老人共餐可以讓老人走入人群,也可能因為接觸宗教,讓心靈有所寄託,讓老人更快樂。 呂建德強調,多數宗教團體不但有愛心、耐心及恆心,且志工人力充足,對提供老人共餐服務這一塊領域,有相當大能量,社會局與民政局目前正在接觸中,希望最遲能在下半年實施。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5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