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法國首座阿茲海默村 預計2018落成 發稿時間:2015/09/22 18:29 最新更新:2015/09/22 18:29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2日專電)法國政府計劃耗資新台幣8億元籌建法國第一座阿茲海默村,村內設施仿效一般城市,專門收容高齡患者,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維持正常生活。 荷 蘭自2009年在小城衛斯普(Weesp)啟用一座專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高齡患者打造的村落,各種建設和店鋪、街道規劃都仿若一般城市,但由專業人員經營,好讓患者在安全的環境下維持正常社交生活和日常活動, 患者能自由行動,又能獲得適當照顧和醫療,比養老院有人情。 「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專責高齡人口事務的法國國務秘書侯西諾(Laurence Rossignol)昨天宣布要在法國西南部的朗德省(Landes)建立一座阿茲海默村,將可容納120人,預計2016年開始競圖,2017年動工, 於2018年落成。 侯西諾說,這座村落能讓患者繼續與所愛之人真正地生活,這會是一個代表政府承擔照顧之責的關鍵象徵。 法國政府預計耗資2200萬歐元(約新台幣8億800萬元)建立阿茲海默村,每年還要動支300萬歐元維持運作。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腦退化症,病狀包括健忘、性情劇變、認不得親友、身體機能減緩等,需要非常密集的照護。1040922 新聞轉載自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509220393-1.aspx
[聯合新聞網]照顧失智老 別忘了讓自己喘息 2015-09-22 02:54:05 聯合報 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 921是國際失智症日,台灣失智人口增加,照顧失智長者重擔落到家屬身上,桃園市衛生局長期照護科呼籲,家屬可多利用喘息服務資源、尋求情緒輔導及心理支持。 一名失智症患者家屬分享,婆婆過世後,公公性情大變,變得異常暴怒,甚至出現逾越道德規範行為,起初她不敢向外人提起,伴隨異常行為越來越頻繁,照顧壓力沉重,身心不堪負荷對外求援,就醫診斷才發現公公患失智症,改變照顧方式,現在病情穩定不少。 桃園約有近萬名失智症人口,衛生局長期照護代理科長楊佩君表示,近幾年定期到社區進行AD8極早期失智症量表篩檢,發現疑似病例立即轉介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不只失智患者需要照顧,家屬也要被照顧」,楊佩君說,家屬在沉重照顧壓力下,常會有精神衰弱如失眠、易怒、沮喪或罹患其他慢性疾病情況,有研究指出,部分照護者會有憂鬱傾向,未來也易成為潛在失智症患者。 照顧失智症患者是條辛苦又漫長的路,楊佩君表示,喘息服務提供家中有65歲以上失智症家屬申請,將長輩送到24小時照護機構或6小時專業照顧服務員居家照 顧,家屬能暫時喘息,紓解長期照顧壓力,另有失智症照護者組成的支持團體,彼此分享照顧方式,互相加油打氣。喘息服務資訊可洽市民服務諮詢熱線1999, 衛生局長期照護科專線(03)3321328。 新聞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01610-%E7%85%A7%E9%A1%A7%E5%A4%B1%E6%99...
[苗栗活動]9月苗栗醫院國際失智症月活動及10、11月家屬支持團體座談茶會,歡迎參加~ 活動轉載自台灣失智症協會http://www.tada2002.org.tw/tada_eventothers_detail.aspx?pk=424
[yam天空新聞]身心障礙證明逾期若未重新鑑定,不得免徵使用牌照稅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921 10:36:33)屏東縣政府稅務局表示,供身心障礙者使用免徵使用牌照稅的車輛,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若逾期,未重新鑑定,即不符免稅條件,將追補免稅原因消失期間的使用牌照稅。 稅務局指出,身心障礙證明(手冊)右下角有重新鑑定日期,該所載日期就是證明的有效期限,持有人應在到期日前重新鑑定,換發新證明,所使用的車輛才能繼續免徵使用牌照稅。否則,將自重新鑑定日到期的次日起,恢復課徵使用牌照稅。 對於以上內容有任何疑義者,歡迎撥打服務電話:7748823、7748833、7748853、7748863、7748873或撥免付費服務電話 0800-879999 訊息來源:屏東縣政府 新聞轉載自http://n.yam.com/cna/place/20150921/20150921287260.html
全聯&家總攜手關懷家庭照顧者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關懷專線 0800-507272(台語:有你真好真好) 活動轉載自http://www.pxmart.org.tw/%E6%B4%BB%E5%8B%95%E9%A0%90%E5%91%8A/action-new...
[uho優活健康網]老化還是失智症?10大警訊助辨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丟了錢包、忘了吃過藥沒,是年紀大老化記性差?還是失智?失智症不僅影響病患的生活,對於整個家庭影響更大,但令許多 家屬苦惱的是,當家中的老年人出現忘東忘西、重複行為等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想帶去醫院檢查卻被長輩拒絕,以致於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期。 及早診斷治療 有助延緩症狀 其 實每位患者的早期症狀與其過去從事工作及社會功能有密切關係,具有個別性。因此,為增加大眾對失智症的警覺性,以利早期診斷。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 10大警訊供參考,如有符合時,建議應該立即尋求專業醫師進行完整的檢查和診斷,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老化的必然現象而延誤適當的治療時機: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忘記的頻率較高,而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該事件。因此,可能也會使患者常常重複發問、重複購物,甚至重複服藥。失智患者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甚至連重要之日期或事件也會忘記。 2)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在規劃、執行計劃或在處理數字都可能出現困難。他們比較無法專心,且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以前熟悉的事情。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於原本熟悉的事務常會忘記或遺漏既定的步驟,而無法順利完成,例如英文老師不知「book」是什麼、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資深廚師炒菜走味等。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會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甚至會在自家周圍迷路而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5)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有困難/在閱讀、判斷距離遠近、決定顏色或對比上會出現困難。失智患者可能會誤認鏡子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而覺得屋裡還有其他人存在。 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想不起來某個字眼機會頻繁,甚至會用其它的說法來替代簡單的用詞,例如:「用來寫字的(筆)」等,部份患者語言理解出現困難。失智患者於會談中可能有困難跟上或參與討論,會談可能中斷、重複或不知如何進行。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尋找的能力/常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到處塞衛生紙等。失智患者於東西搞丟之後,無法回頭尋找,且時常指控他人偷竊。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頻繁地做出不好的抉擇或行為偏差,如買不新鮮的食物,借錢給陌生人,穿著打扮可能不適合天候、場合或蓬頭垢面。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生活嗜好、運動、社交活動、工作等都逐步減少。變得被動,且避免掉許多互動場合。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睡眠量增加,需要許多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情緒及性格改變大,例如:疑心病重、憂鬱、焦慮、易怒、隨地吐痰、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沈默寡言、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 新聞轉載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