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活動]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近期活動資訊 2015年09月27日 04:10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花蓮門諾基金會將於10/3(六)下午14:30-17:00,在花蓮縣鑄強國小辦理〈長情的告白〉電影播映及映後座談活動,邀請花蓮地區的民眾一同觀賞。免費入場,洽詢專線:(03)8338009分機241。 中 時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台北市東華扶輪社、中視愛心基金會合作,推出〈長情的告白〉系列報導,每周日刊出。欲獲得更多資訊或協助,請洽基金會: (02)2332-0992或上網:www.cfad.org.tw。相關訊息亦刊載於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或上Facebook搜尋「FUN中時」。(中國時報) 活動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27000339-260102
[台北活動]潛能不設限!2015身心障礙者就業影展 歡迎免費索票! 為促進社會大眾認識與瞭解身心障礙朋友,進而打造友善無礙的職場環境,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將於十月舉辦「潛能不設限!2015身心障礙者就業影展」,希望藉由電影呈現身心障礙者動人的生命故事,打破對於身障者的刻板印象,只要給予平等的機會,適才適所發揮潛能,身心障礙者的表現絕對超乎您的想像! 「2015身心障礙者就業影展」十月於誠品生活松菸店表演廳舉行,各場次播放的熱門好片分別為: 第一場10/2(五)19:00 「沒問題三班」--「五體不滿足」日本作家乙武洋匡投身教育,擔任小學教師的真實故事,老師雖然沒有手腳,但一切事都「沒問題」。 第二場10/8 (四) 19:00 「小騎士闖通關」--這是一部關於『勇氣』的故事,三位腦性麻痺的孩子,如何跨越障礙從馬場找到希望,以勇敢、挑戰、樂觀的精神感動你我。 第三場10/30(五)19:00「貝禮一家」--貝禮一家四口,除了女兒寶拉外都是聾啞人士,平時只能靠手語溝通,結合了夢想、親情、成長、法式幽默,票房狂飆22億的精彩好片。 影展次日均為休假日,免費觀影還可抽好禮,提前啟動你的休假模式吧!快至ACCUPASS活動通網站(www.accupass.com)搜尋「身心障礙者就業」選擇場次,報名成功就能免費取得電影入場序號!報名截止時間為每場次的前一天中午12點,座位有限,請即早報名。另外,活動當日前160名入場來賓還可獲得暖心小禮,場場再抽iPad mini及雙人電影票,歡迎大家報名索票! 活動轉載自http://n.yam.com/business/life/20150924/20150924294109.html
西螺鎮長期照護宣導活動 活 動 日 期: 2015.09.26 活 動 時 間: 08:00~08:15 活 動 地 點: 廣興里活動中心廣場 主 辦 單 位: 西螺鎮衛生所 聯 絡 人: 張馨文 聯 絡 電 話: 5862130 辦理104年度西螺鎮長期照護宣導活動 日期:104年9月26日 時間:上午8:00-8:15 地點:廣興里活動中心廣場 對象:一般民眾 內容:簡介長期照護之服務對象及補助原則及說明申請服務流程 發 布 單 位: 西螺鎮衛生所 活動轉載自http://www.yunlin.gov.tw/newskm/index-1.asp?m1=6&m2=46&id=201509240002
[聯合報]失智症社服據點 北中南大連線 2015-09-22 02:54:02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鳳林鎮靜思堂「長照樂智社區服務據點」昨天正式啟動,同時也讓花蓮縣北、中、南失智症社區關懷網絡更加完善,不僅能加強失智症篩檢,即時診斷、早期治療,同時整合長期照護網路進行轉介,讓花蓮縣失智患者及家屬同時獲得妥善的照顧。 年齡越高、失智症罹患比例越高,台灣65歲以上長者罹患失智症的盛行率已超過5%,在花蓮已診斷為失智症的個案超過2千人,為建構多元且完整失智症服務資 源網絡,花蓮縣衛生局在103年度輔導國軍花蓮總醫院及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在新城鄉樹林腳老人關懷據點及玉里鎮天主教堂提供服務,今年更輔導慈濟醫 院團隊於鳳林鎮設置「長照樂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中區失智症者相關服務。 衛生局長林運金表示,多數民眾對失智症認知不足,誤以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現象,有鑑於此,衛生局持續積極發展失智症的多元化照護模式。 衛生局醫政科林燕孜科長說,邁向高齡化社會,研究顯示民眾最害怕罹患的疾病,失智症高居第2位,僅次於癌症,如果發現家人有「記憶力衰退、語言表達困難、人格改變」等疑似失智症的徵兆,應儘早至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就醫,接受完整評估與治療。 花蓮提供失智症患者診斷與治療服務有花蓮慈濟、門諾、國軍、部花、部玉、門諾壽豐、北榮鳳林分院、北榮玉里分院以及同心、中山兩診所等共8家醫院及2家診所,透過身心科、精神科及神經內科整合性服務。 民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樂智社區服務據點,可電洽各區服務電話:03-8265645(北區)、03-8261825轉12300(中區)、03-8883924(南區)。 新聞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01721-%E5%A4%B1%E6%99%BA%E7%97%87%E7%A4...
[NOWnews今日新聞]健保幼兒早療新方案 超過9000名病童受惠 2015年 09月 23日 17:34 記者陳如頤/台北報導 家有發展遲緩兒,父母常過於緊張,重複就醫。為了幫助家長照顧發展遲緩兒,健保署公告施行「全民健康保險早期療育門診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性療育服務,超過9000名病情複雜、需早療孩童受惠。 健保署醫管組副組長李純馥指出,國內幼兒發展遲緩疾病以腦性麻痺、自閉症、過動症、語言障礙為主,多數病童家長多欠缺照護能力。例如自閉症幼兒經常出現打自己耳光的自虐行為,常令家長不知所措,需早期療育的醫療服務介入。 李純馥表示,健保署早已提供早期療育的醫療服務,發展遲緩兒可接受健保補助,接受數十項復健及精神醫療等服務。唯近年來發現,病童重複就醫情況相當嚴重,有改善的必要。 李純馥說明,重複就醫情況發生在診斷具2至3項以上的發展遲緩兒近8000人,前一年度就醫次數過150次,且於3家以上院所就醫的病童近1000人。 彰基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明裕指出,部分家長對孩子病情過於緊張,同一期間帶孩子至2、3家醫院就醫,幾乎天天排定物理治療課程,反而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李純馥說,目前國內已有40多家醫院成立「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跨科整合,醫院設置單一窗口,提供發展遲緩幼兒各項醫療服務。 為了避免重複就醫的弊端,新給付方案透過醫師、個管師指導照顧者如何教養病童,如何與小朋友互動,在醫療團隊評估下,擬定個人化的照護計畫,醫護人員需上傳個案接受治療前後的資料,作為提高給付的參考依據。 李純馥表示,新方案施行後,在醫師及個管師的輔導下,讓家長、照顧者獲得正確照護觀念,預估一年額外花費約約四千多萬元,約可照護近9000多名症狀嚴重的早療孩童。 新聞轉載自http://www.nownews.com/n/2015/09/23/1823469
[自由時報]基因治療「腦退化」 長庚找到突破方法 2015-09-03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團隊在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腦部退化疾病的研究有新進展! ▲魏國珍(右2)帶領的醫療團隊針對腦神經退化疾病有重大突破,研究登上知名國際期刊。(長庚醫院提供) ▲超音波腦部基因療法示意圖。(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療團隊研發出新一代的「奈米微脂體載體」,不僅具有顯影效果,還有攜帶「治療基因」的能力,可利用「非病毒模式」把基因安全送到實驗鼠的腦部細胞,期盼能提升治療腦部疾病的效果。 在台灣,約有12萬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受腦神經退化疾病影響,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式跳舞症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他們因大腦中的神經元功能漸漸喪失、引發神經細胞死亡,造成失智和運動障礙等問題。 雖然這些疾病都有基因治療實驗,但基因得透過病毒攜帶,此舉卻可能因此引發患者出現全身免疫反應而死亡,以致相關研究因此停滯。 同時,大腦本身具有「血腦屏障」的保護機制,是為了要避免外來物質侵犯大腦,但在治療腦部疾病時,卻形成障礙,讓藥物無法進入。 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魏國珍等人的醫療團隊利用新研發的「微脂體」包覆基因,再以超音波照射,打鬆局部的血管壁,突破血腦屏障,暫時打開一條路,讓基因可以進到需要治療的部位。 魏國珍說,這方法可用來治療腦神經退化疾病,預估兩年後就能申請開始臨床試驗,希望對於相關的大腦退化疾病能有幫助。 長庚醫院院方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今年8月28日出刊的國際藥物釋放學界學術刊物《控制與釋放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還被編輯挑選為該期的封面故事並專文介紹。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1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