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台中市開辦身障信託 家長安心

2015-10-13 20:50

[聯合新聞網]台中市開辦身障信託 家長安心 台中市政府開辦台中市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服務計畫,藉由公正第三者信託,讓許多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者面臨衰老,無法繼續照顧孩子時,處理財產讓孩子得到周全的照護。 台中市政府為幫忙這些辛苦又努力的家戶,運用公益彩券盈餘經費,與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及台灣銀行合作。計畫開辦以來已經辦過兩次說明會,場場都爆滿,顯見身心障礙者家長都很關注這個議題。 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這項計畫透過多種跨領域專業的結合,實現父母保障孩子餘生的心願,也減輕其他家人的壓力。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長呂建德說,台灣銀行將這項信託管理費調整為年率0.2%(約一般銀行收費的一半),目前僅受理現金信託,從100萬到300萬。 台中市民如有意申請本服務計畫者,只要申請人(身心障礙者)未滿65歲,設籍台中市6個月以上,有身障手冊的智能障礙者、植物人、失智症者、自閉症者、慢性精神病患者、頑性難治型癲癇症者,即具有申請資格。 新聞轉載自https://video.udn.com/news/382553

[ETtoday]新使命!繁殖場毛小孩陪伴失智長者 爺奶笑著憶當年

2015-10-13 09:12

新使命!繁殖場毛小孩陪伴失智長者 爺奶笑著憶當年 記者李依融/新北報導 狗狗對失智老人的情緒安撫、社交活動和運動能力都有顯著的幫助,板橋頤安托老中心主動和新北市動保處聯繫,希望能規劃長者和狗狗互動課程。動保處帶著從非法繁殖場救出的6隻小型犬到場,原本沉默的長者們一下子熱絡起來,還侃侃而談當年的養狗往事。 頤安托老中心主要服務社區內患有輕、中度失智症但仍具行動能力的長者,白天提供活動課程幫助延緩老化。動保處挑選了6隻從非法繁殖場救出的狗狗,毛小孩們一到場就立刻發揮「療癒」功力,一隻隻興奮地搖者尾巴,繞著爺爺奶奶蹦蹦跳跳,馬上就讓沉默的教室熱鬧起來,長者們好像一下充飽電,和毛寶貝們玩丟球、餵零食,還聊起養狗的陳年往事。 ▲黃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一名黃姓奶奶說自己曾經養過一隻乳牛色的「狗兒子」,只要看到牠玩、吃飽飯就很開心,「好乖呢!叫牠過來就過來,睡覺就睡覺,最喜歡用身體蹭我撒 嬌。」以前開柑仔店的許阿嬤也回憶起甜蜜時光,她養的狗狗會看門顧店,「我到鄰居家聊天,店裡電話響了,牠會跑來叫我聽電話,非常可愛又聰明。」說著說著 就抱起狗狗跳起舞來,流露「真性情」,也讓社工師和工作人員都笑了出來,教室裡充滿溫馨和歡笑聲。 ▼曾經開雜貨店的許阿嬤抱著狗狗,情不自禁跳起舞來。 中心主任高惠萍表示,從長輩們對狗狗和狗狗丟球、下指令等可以改善與人溝通和肢體協調的運動能力,擁抱狗狗也能讓他們感受到被愛、被需要的情感支持,心裡保持樂觀的態度真的幫助很大,希望能長期和動保處配合類似的課程。 動保處表示,實施零安樂政策的其中一項配套措施就是訓練「陪伴犬」,這6隻小狗原本是在非法繁殖場,現在有了截然不同的生命任務,讓原本不擅表達、溝通的長輩們主動與人對話、分享內心的感受,看得出他們越來越開朗,也讓中心的主任和工作人員也感受到毛寶貝們的「魔力」。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廣犬隻多元化訓練,不論是會顧菜園的田園守護犬、工廠大門的看門犬及老人陪伴犬,都已經積極進行中,將動物之家的毛寶貝訓練有一技之長,讓牠們能夠找到幸福下一站。另外也希望能回饋社會,讓更多人知道飼養毛寶貝與人互動的好處,加強推廣認養,並再次呼籲「零棄養」,街頭不再有流浪動物,每個動物之家的毛寶貝都能有個溫暖的家。 新聞轉載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012/578244.htm

[中國時報]易親而顧 長者家屬都有成就感

2015-10-12 12:04

[中國時報]易親而顧 長者家屬都有成就感 蘇伯伯失智之後,脾氣變暴躁,經常罵人「哭腰、去死」,還跑到街頭巷尾撿煙蒂,令蘇媽媽心力交瘁,甚至一度有輕生念頭。直到進入瑞智互助家庭,一周有3個白天,60多歲的蘇伯伯可以到這裡唱歌、澆花、掃地,蘇媽媽也找到更多方法引導他。 蘇媽媽將自己的心情編了一段順口溜:「站咧嘸元氣,坐咧想哈息,倒落睏抹去,見供供過去,供過隨嘜記。嘜出門,擱嘸地去,加在有瑞智學堂嘎瑞智互助家庭通好去。」   「瑞智互助家庭(Family of Wisdom)」是台灣失智症協會首創的服務,目前有3個定點,第一個開辦點就是阿扁總統住過的民生官邸,走過政治的紛紛擾擾,協會利用原有的家庭式裝 潢,加上引導失智長者行動的標示、防撞設施、出入口警示鈴、治療花園等等,搭配懷舊佈置,成為一個安全溫暖具懷舊感覺的失智無障礙空間。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長者常與人衝突或出現重複言語等異常行為而被排斥,導致家屬不敢帶失智長者出門。瑞智互助家庭是為失智長者及家屬量身打造的居家活動空間,許多家屬都說這裡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瑞智互助家庭是以自助互助,由失智者及家屬自主選擇和規畫每日的活動,如唱卡拉ok、寫書法、畫畫、運動腳踏車、打麻將、種花、做家務、喝茶聊天等。協會正建構「健腦中心」,希望募到觸控式螢幕及電腦,讓長者及家屬藉特別設計的電腦環境及認知訓練遊戲來活動大腦。 最 特別的是「易親而顧」的照護模式,湯麗玉說,家屬子女長期面對失智長者,很容易不耐煩,對別人的長輩反而比較有耐心,這樣的互助照護,讓長者和家屬都獲得 很大成就感,「長輩好高興,一直說要來。」除了互助家庭,全台各地已開辦60個瑞智學堂,以小班制方式,讓長者在專業老師帶動下每周上2堂動腦課,從認 知、音樂、藝術給予各種不同刺激。(中國時報) 新聞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1000307-260102

[健康醫療網]幫失智症找回記憶 現有防癌藥物新發現

2015-10-12 11:32

[健康醫療網]幫失智症找回記憶 現有防癌藥物新發現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 2015/10/11 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會導致記憶的喪失,讓患者不只失去處理新思緒的能力,更會讓患者失去運動的能力。最近一期出版的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現現有的治療癌症的藥物,可能幫助患者重新找回和擁有記憶。   RGFP966是知名的組織蛋白去乙醯酶抑制劑(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inhibitor),已經廣泛地用在癌症治療上,主要功能在於預防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它會使大腦的神系統經更具可塑性,比較能夠產生連結,且能增強 記憶力,而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癥狀正是因為腦細胞的萎縮與壞死,使得訊息從神經元到另一個突觸(synapses),不再穩固。   研究主持人, 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神經生物與行為學系助理教授比斯查德(Kasia  Bieszczad)博士說明,他帶領的研究小組以白老鼠作為試驗品,發現服用RGFP966藥物的老鼠比較能記住和準確回應那些聲音,也發現牠們能維持並記住更多資訊,在腦部發展新的連結,讓記憶能在腦細胞間傳遞。   研究人員表示,服用RGFP966藥物老鼠的大腦神經元能重新整理和創造新的路徑,可能成為長期記憶。「我們希望,這種藥物能『重新連接』大腦,保持神經活躍,創造回憶,即使在艱困環境下都能記住豐富的內容與細節。」   這份研究進一步指出,RGFP966不只是對於治療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有一定功效,對人們在重創後,恢復語言能力也有所幫助,適用於有語言學習障礙,或者是想學第二語言的民眾。   新聞轉載自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596

[聯合報]失智症日間照護 資源嚴重不足

2015-10-12 11:18

[聯合報]失智症日間照護 資源嚴重不足 2015-10-10 02:51:43 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台北報導 「2015台灣國際失智症研討會」昨天登場,專家指出,目前國內失智症與疑似失智症患者約22萬人,40年後可能達72萬人,等同每25人就有1名失智症患者,失智沉默海嘯襲來,但國內社區日間照護與專業人才卻嚴重不足。 南韓、新加坡、英國、澳洲等專家昨天一致指出,失智症照護的發展重點為「社區日間照護」,讓患者在住家社區或鄰近周邊便可獲得照護與醫療資源,晚上回家, 在熟悉的環境中與家人相處。不過,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鄧素文指出,目前全台368個鄉鎮市區,僅有社區型日間照護單位191家。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邱銘章表示,雖然明年的目標是368個鄉鎮市區,至少有1家日間照護單位,但以台北市來說,目前失智症患者 約一萬人,12個行政區就算有12間日照單位,仍供不應求,遑論走出雙北、高雄、台南與台中等都會區,東部與偏鄉的失智照顧資源更遠遠不足。 研討會也請到失智症患者家屬,與大家分享經驗。台大數學系教授張鎮華的妻子嚴劍琴,是全家大小的好管家,也是電信業裡精明幹練的部門主管,五年前某一天, 她拿著一疊公司文件給張鎮華,「可以幫我讀裡面的內容嗎?我看不懂」,有次主持公司會議的她竟忘記時間,被診斷為早發性失智症。 今年62歲的嚴劍琴病情逐漸嚴重,雖然小女兒毅然從美國回台,協助照顧母親直到父親退休,但家人在今年9月做了重大抉擇,決定雇用一位外籍看護工進入家庭,協助照護她。 邱銘章說,國內失智症患者近三分之一申請外籍看護工,但外傭缺乏照顧失智症患者的訓練。他說,目前已試辦訓練計畫,以外語教材教導照護大小事,但接受訓練的人數畢竟不多。 鄧素文說,缺乏照護失智症患者的專業人才,是目前的困境,未來將結合教育體系積極培養人材。 新聞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39510-%E5%A4%B1%E6%99%BA%E7%97%87%E6%97...

[中時即時]照顧基層勞工 台中市府明年補助健檢

2015-10-07 17:34

照顧基層勞工 台中市府明年補助健檢  轉載自【中時即時】 縣市合併後,市府並未編列預算補助一般健康檢查。目前台中市職業工會會員約25萬人,多數為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僅有少數符合特殊作業環境條件者,可獲特殊作業勞工健檢補助;市長林佳龍為加強照顧勞工,由勞工局編列明年度預算300萬元,針對易發生職災及從事高風險職業,且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勞工,補助一般健康檢查,希望幫助他們及早發現因職業或慢性病造成的疾病,以免延誤就醫時機。 勞工局長黃荷婷說,這項明年300萬元補助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勞工健康檢查預算案,將提送市議會審議;盼市議會支持,讓勞工不致因職業傷病未能及早診治,而喪失了健康,甚至傷殘死亡。 勞工局指出,目前台中市職業工會會員約25萬人,多為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而僅有少數勞工於符合特殊作業環境條件時,可獲得特殊作業勞工及高工時從業人員健檢補助;而受僱勞工部分,則有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雇主應對在職勞工施行健康檢查,保障勞工健康。 勞工局表示,市府已針對特殊作業勞工及高工時從業人員補助相關健檢費用,例如對於長期暴露於噪音環境勞工,進行聽力測驗;在異常氣壓環境工作下的勞工,則進行抗壓力檢查及耐氧試驗等。 轉載自【中時即時】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007001807-260407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