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顧協議會議主持人培訓課程 別讓衝突毀了家的愛! 照顧協議協助家庭溝通,帶領長照家庭從照顧困境中找到出路! -今年唯一場次,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出院準備服務」已在台灣推動二十年時間,是針對預期需要長期照顧療養,以病人的福祉作出發點來考量的專業服務,由病房團隊與住院病患,及其家屬溝通協調出院後之照護計畫、資源連結與轉介服務等。
家總長年關注照顧悲劇事件,彙整經各媒體報導之因長照壓力致使照顧家庭中人員死亡新聞,提供相關資訊供大眾查閱,也歡迎大家指教。
國內外研究皆證實「喘息」可使家庭照顧獲得各種好處,減少身體負荷、心理壓力、提升人際社交互動,間接也可減緩被照顧者的退化情況,因此家總自成立即致力倡議,推動喘息服務,透過試辦計畫,從無到現在每位照顧者每年最高有21天的法定喘息服務。儘管如此,我們仍不斷藉由照顧者的經驗回饋,開發創新方案,推動各種喘息服務變形模式計畫,如在職照顧者「彈性喘息服務」、爭取家庭照顧者「周休一日」等。
家總每年監督中央及地方政府執行推動長照服務成效,並搭配每四年一次的總統、立委、縣市首長等選舉進行政見提問及評論,並公開相關資訊,以供民眾了解與評斷。
有鑑於長期照顧服務法缺乏使用者觀點、多元文化、創新政策思維等,故由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婦女新知基金會(婦女新知)、台灣失智症協會(TADA)、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台自盟)、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行無礙)、伊甸基金會附設活泉之家(活泉之家)、臺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原照盟)等九個服務使用者團體於109年7月共組長照權益監督聯盟(長權盟),並每月定期召開會議討論長照服務法部分條文之修正內容,共計提出十八條修正條文之建議。
本會106年2月8日投書媒體呼籲政府解決「住院聘請看護不易且缺乏管理良莠不齊、家人負擔沉重且恐影響工作問題」,建議將醫院看護納入健保制度管理。其間並承接衛生福利部106年度「 醫院推動住院病人友善照護模式輔導計畫」,深入研究醫療院所推動本案之可行性。其後於行政院正式提案,並與五大團體合作共同倡議。
目前台灣聘有外籍看護工之家庭約有23萬,每月須繳交2000元就業安定基金費用,政府年收逾50億,然這筆基金預算應用於本國人力發展上,其中,家總檢視發現真正運用在長照人力發展卻少之又少,家總將持續監督此議題和勞動政策走向。
長照2.0如火如荼推動,家庭照顧者的權益福祉,從中央部會到地方縣市政府,甚至立委問政表現,家總邀您一同評鑑政府推動長照服務表現。
衛福部「107年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1月1日上路,重大變革包括失能等級改為八級制,由長照中心核定額度,並依照家庭需求進行「照顧問題清單」評估,再交由特約機構提供「服務組合」配搭,與家庭溝通訂定照顧計畫。民眾自負額分一般戶16%、中低收入戶5%、低收入戶0%。
同時兼顧照顧與工作的在職照顧者們也有其個別需求,根據家總104年度調查顯示,照顧者有三成有睡眠困擾,七成以上反應心理壓力大,跟不上其他人或很難完成交辦工作等,也容易遲到早退,甚至提前退休或辭職。根據勞動部數據顯示台灣每年約有18萬人因照顧而影響工作,13.3萬人因照顧而離職。
家總長年關注家庭照顧者議題,相關研究資料、議題評論、投書文章、服務成果、照顧者故事等,不論時間先後,新舊內容通通收錄在這裡喔!歡迎大家入內細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