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長輩-基隆市第三間 通明里日間托老中心成立

2016-01-04 09:48

[yam天空新聞]照顧長輩-基隆市第三間 通明里日間托老中心成立 (中嘉吉隆新聞記者張啟騰/基隆報導)面對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如何照顧長輩成為重要的課題,在基隆市社會處輔導下,基隆市第三間日間托老中心今天在通明里成立,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未來希望能一個行政區至少設立一間日間托老中心,協助市民照顧長輩。 在老師的帶動下,老人家跟著節拍高興地活動手腳,這裡是基隆市中山區通明里民活動中心,在2015的最後一天成立日間托老中心並舉辦揭牌儀式。 這是基隆市第三間日間托老中心,當地通明里長林寶俤表示通明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高達四百多人,比例相當高,希望透過日間托老中心的服務可以讓老人家走出家門更快樂,在外工作的子女也能放心。 對於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日間托老中心,議長宋瑋莉及多位市議員都大表肯定,認為在現代社會有其必要性。 林右昌則承諾將陸續推動,希望能達到一個行政區都至少能有一間日間托老中心的目標,未來更希望以生活圈的概念來成立日間托老中心。 社會處方面表示明年三、四月還會在七堵區泰安路設置更專業的日照中心,希望建構更全面完整的老人照顧機構,讓基隆市的老人家生活更幸福更快樂。 新聞轉載自http://video.n.yam.com/20151231483355/%E7%85%A7%E9%A1%A7%E9%95%B7%E8%BC%...

[聯合新聞網]照顧特殊需求者 嘉基成立照護中心

2016-01-04 09:19

[聯合新聞網]照顧特殊需求者 嘉基成立照護中心 嘉義基督教醫院自2012年4月起,開設特殊需求者牙科門診,長期服務 各特殊需求病人至今已約3000人。從發展型智能障礙、唐氏症、自閉症,到長期照護型的腦性麻痺、失智症、精神障礙、系統性疾病、肢體障礙,癌症病患,有 牙科恐懼症等患者,都屬於特殊需求者牙科的病友,最近更成立特殊需求者口腔醫療照護中心。 身心障朋友無法做好口腔衛生,有時也抗拒接受口腔照護,造成口腔疾病發生率提高,成為牙科醫療的邊緣族群。 嘉基牙科部主任劉育嘉醫師表示,特殊需求者牙科口腔照護中心規畫特殊需求者專屬候診空間,未來搭配新一代醫療資訊系統,期能建立特殊需求者牙科個案管理系統,提升更好的服務。 謝恩得/報導 2015/12/31 09:24 新聞轉載自https://video.udn.com/news/419504

[聯合新聞網]忘東忘西…再不動腦 失智恐上身

2015-12-31 09:26

輸入您的文章簡單敘述,這邊不用重複貼標題,免得首頁跟內頁會重複出現,約略一兩句段句.圖片大小為100x76  

[蘋果日報]自我閹割的就業安定基金

2015-12-30 11:08

輸入您的文章簡單敘述,這邊不用重複貼標題,免得首頁跟內頁會重複出現,約略一兩句段句.圖片大小為100x76  

[自由時報]〈台北都會〉雙和醫院 將成立失智症中心

2015-12-30 09:52

輸入您的文章簡單敘述,這邊不用重複貼標題,免得首頁跟內頁會重複出現,約略一兩句段句.圖片大小為100x76  

【家總投書蘋果日報】不能投入於長照?自我閹割的就業安定基金

2015-12-29 16:51

目前全台約76萬失能人口,在政府長照服務嚴重不足情況下,大多仰賴家人、外籍看護工照顧。長期照顧是一項艱鉅工作,「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無休」,若以76萬名失能人口平均影響家中兩名親友推估,全台約有超過150萬名的「隱形照顧人力」。   家庭照顧者損失的不只是自己的身體、生活,也是國家重大損失。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推估,台灣真正在工作的人口,只有1000萬左右。若有150萬名「隱形照顧人力」的工作受到干擾,對國家勞動力與經濟的損失有多大?可想而知。   本會研究發現,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為照顧家人而選擇離職或提早退休。而迫於經濟壓力,仍必須留在工作崗位上的「在職照顧者」,四成自覺身體健康差、三成有睡眠困難、七成認為心理壓力大或斷絕了對外社交,五成認為對職涯發展造成了影響,甚至擔心若讓主管知道了自己的照顧者角色,可能影響升遷、敘薪。   日本近年來也發現「介護離職潮」,每年有10多萬人為照顧生病家人辭去工作,沒想到重返職場困難,社會階級就此一路下滑,等到親人過世,自己甚至淪為遊民、街友。日本的人口老化比台灣還嚴重,但他們怎麼做?   日本安倍內閣剛通過的2016年預算案,規模達破紀錄的96.72兆日圓(26.3兆台幣),其中社會福利支出佔四成,達到空前新高31.97兆日圓(8.7兆台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宣布將致力提振「社福內需經濟」,把國家預算變成新經濟動能,其中重點之一就是推動照護產業,包括增加照護人力培訓計畫、提高長照薪資與就業誘因、增建老人照護機構、提供更多老人照護服務等。除了因應日本國內長照內需,也把長照當作重點產業戰略思維加以推動。   反觀台灣呢?兩黨至今還在為長照財源爭執不下,但有沒有其它立即可做的事?事實上,「台灣不是沒有子彈,而是有限的子彈還常打錯靶」。本會不斷倡議,勞動部自台灣目前22萬名外籍看護工雇主所收取每月2千元費用,累積每年約50億元的就業安定基金,應「專款專用」於長照產業、人才培育及擴大服務,因為這正是國人目前最迫切需要,也最有機會成功培育人才的產業,但勞動部始終獨排眾議、不動如山   我們想問,這麼多年來,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用於促進國人就業,倒底成果為何?比起拿去做「失業救濟金」或「無薪假貼補金」等消極作為?為什麼不能回應社會需求,具備更積極的政策思維?勞動部百般拒絕,形同自我閹割,那我們對這個政府還需要有什麼期待? 新聞轉載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229/763722/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