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三讀通過 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草案

2015-12-04 09:06

[yam天空新聞]立法院三讀通過 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草案 大成報- 2015年12月02日 下午22:59 【本報訊】立法院12/1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身權法)修正草案。本次修法範圍包括了總則、教 育權益、就業權益支持服務與經濟安全等部份,共修正14條條文。衛生福利部表示,為滿足身心障礙者參與公共事務之實際需求,本次修法特地將同步聽打服務, 納入地方政府服務項目,為利培訓整備人力,明定自公布後二年施行;另特別明定運輸營運者應提供無障礙運輸服務,而且大眾運輸工具也應規劃設置便於身心障礙 者行動與使用的無障礙設施設備。 為了簡政便民,本次修法特別 新增了第71條之1,明定主管機關得洽請相關機關提供辦理補助業務的必要資料,減少民眾申辦負擔;在保障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部份,則於第33條條文中增加 尊重身心障礙者之就業意願之文字,並明定職業重建服務之流程與項目。此外,為了保障身心障礙者之教育權益,本次修正也參考特殊教育法規定,納入各級教育主 管機關應依身心障礙者之生活需要,提供各項必須之教育資源。我國已於103年12月3日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透過本次身權法的修法,更進一步落 實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精神,並為我國身心障礙者建構更全面的無障礙生活環境。 新聞轉載自http://n.yam.com/greatnews/politics/20151202/20151202427328.html

[自由時報電子報]〈南部〉南迴線首失智服務據點 大武成立

2015-12-04 09:01

[自由時報電子報]〈南部〉南迴線首失智服務據點 大武成立 2015-12-03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縣衛生局擴展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繼台東市成立失智症據點,改善大武鄉衛生所閒置的尚武衛生室,將於十二日舉行揭牌儀式,衛生局長照科表示,大武樂智社區服務據點是全縣第一個由衛生所承辦,也是南迴線首處針對失智症開辦的服務據點。 台東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數十四‧二四%,衛生局近年來不斷在各鄉鎮成立長期照護據點,包括日照中心、偏鄉居服關懷據點等,由於失智症患者與一般老人照護有所不同,且家屬在初期不易察覺,因此持續增加失智症服務據點。 長 照科長劉鳳琴表示,台東榮民醫院是縣內第一個成立失智症照護據點的單位,據點設在一旁的馬蘭榮家內,至今已運作兩年,有身心科醫師等專業人員為後盾,組成 的照護團隊,已累積足夠經驗,今年大武及成功陸續成立據點,東榮團隊也相擔任種子教師角色,帶領兩個據點的人員,讓南迴及東海岸的失智症照護更完善。 大武長照樂智社區服務據點經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核准後,進行改善工程,以符合老人需求的無障礙空間,內部佈置也以當地文化特色為主,塑造成家的感覺,以延續至社區及居家的生活。 劉鳳琴指出,十二日開辦後,將由個案管理員進行失智症評估,若疑似失智症患者會先輔導就醫,確診後再轉介至據點接受服務,透過專屬失智症者的活動設計,讓患者可以走出家庭,參與各項活動,並設有家屬休憩空間,協助家屬減緩身體疲勞及照顧的焦慮感。 新聞轉載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37545  

[聯合新聞網]聯合筆記/當男人變成照顧者

2015-12-03 16:18

[聯合新聞網]聯合筆記/當男人變成照顧者 2015-12-03 01:49 聯合報 梁玉芳 隨著大選戰鼓頻催,長照政策是各陣營對壘的重要議題。包括財源從哪裡來,是靠稅收支應,還是人民、雇主與國家付費的保險制?壽險業的龐大資金能不能插手長照產業,這會是業者的藍海,還是老人的苦海? 這些都不會有簡單答案。對台灣來說,若能藉此把議題一次說清楚,或許還來得及打造一個你我能夠安心的未來。 長照議題,千頭萬緒,其中的性別觀點,政治人物少提及,卻是必須考慮到的。相較於「女性與照顧」議題受到關注,男性照顧者似成了政策中的隱形身影。 近年數起「照顧者變成殺人者」不幸事件後,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近日提出「高風險家庭照顧者」指標,提醒朝野警覺,但列居第一危險指標竟是「男性照顧者」。不免令人疑惑:「男性」真的危險嗎?沒有性別歧視嗎? 看似政治不正確的警示,是來自家總第一線服務的觀察與調查。一是男性照顧者人數攀升,二是男性照顧者更乏支持網絡。 過去約八成照顧者是女性;如今四名照顧者中,就有一位是男性。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子女數減少、離家發展等因素,愈來愈多男性成了照顧者。男性面對照顧壓力,更不知所措、孤立無援。 許多是「老顧老」的爺爺級照顧者,如今步入暮年的男性向來缺乏照顧者的角色扮演,缺乏照顧技巧與心思。當「家後」倒下,要從「飯來張口、茶來伸手」,變成為另一半處理吃喝拉撒,艱難與窘迫可想而知。但那個年代的男性拘謹教養,也使得他們更難向外吐露與求援。 另一族群的男性照顧者,可能是單身、獨子、或中年失業,取代女兒或兒媳,成了失能父母的照顧者。在習慣以工作成就評價男性的社會中,在家男人不免有「魯蛇」的社會壓力,也以此鞭笞自己。 當「家庭照顧」任務,不能像北歐國家視為一個政府給薪、享有工作福利的正常、正當職業,台灣的壯年男性照顧者承受的內外壓力可知。 這也難怪,家總指出,近五年發生的照顧悲劇中,選擇以「解除對方痛苦」來終結照顧困境的男性照顧者高於女性。 今年初,父親淚問廿一歲腦麻兒「大家都累了,殺了你好嗎?」下手掐死兒子再自首;四月,八十一歲老先生不堪照顧壓力,將五十八歲中風妻子送到殯儀館。去年,照顧妻子十年的八十四歲老者刺死病妻後自殺。還有,那位將長釘打入病妻腦門的老先生,至死堅持他是愛妻。 在國外,也有同樣的現象。美國老人醫學專業醫師溫納克寫道,因為寂寞、孤立與沮喪,因而奮不顧身殺人後自殺的,往往是年長跋扈的丈夫所為;他們發現自己承擔看護角色,而情況變好的機會渺茫。 溫納克照顧一對老夫婦,丈夫堅持「家裡值錢東西太多,不要有陌生人照顧」,拒絕協助的結局竟是他持槍射殺病妻。溫納克醫師在遺憾之後,開始主動詢問高齡照顧者他以前不敢啟口的問題:「你有槍嗎?」 新聞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53413-%E8%81%AF%E5%90%88%E7%AD%86%E8%A8...

[中時電子報]全台首創連續性複合型服務 瑞光康園護理之家 開幕

2015-12-03 09:06

[中時電子報]全台首創連續性複合型服務 瑞光康園護理之家 開幕 2015年12月02日 04:10 江富滿   瑞光集團主席應堃輝(左二),帶領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右二)等一行人參觀康園護理之家,並示範操作老人復健器材。圖文/江富滿 瑞光健康事業集團旗下、全台首創連續性複合型服務的康園護理之家日前正式開幕,瑞光集團主席應堃輝強調,康園護理之家就是以家的概念為出發點,以長 輩為中心,發展個人照護模式,讓長者不因住進機構而減少社交功能,並提供貼心的居家服務,讓家人與照顧者的生活得到適當的休息時間,進一步帶給長輩更為良 好的看顧品質。 瑞光集團旗下有慢性病醫院、護理之家及老人養護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及居家護理機構等多元性服務單位,服務照護貫穿國內急性照 護、慢性長期照護及社區照護等三大體系,服務床位數逾千床。瑞光集團監察人應德輝指出,高齡化的趨勢不僅在台灣,在中國大陸同樣即將面對,也因此中國已將 長期照護納入十三五規劃中,未來瑞光的版圖擴展不僅是台灣各縣市,兩岸三地更是瑞光積極發展的方向及目標。   全球失智症統計每三秒新增一名失智症個案,已是國人必須正視的議題;台灣失能比率104年統計共有76萬人,且每年遞增,許多家庭在照顧失能、失智症長輩的同時,也面臨到龐大的精神壓力、體力負荷及照護常識的不足,社會對於專業護理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康 園護理之家有單元式失智症照護、日照中心、老人保健設施等,突破傳統型護理之家只提供單一服務模式。2008年到日本受訓,並將日本KNOWHOW引進台 灣的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顧問李光廷教授表示,康園機構的形成,將老人照護推進國際級的水準,康園是國內第一所複合型的護理之家,期待未來台灣能走向 社區型的照顧,讓護理之家成為家裡跟醫院的中途站,這也是全世界的趨勢。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吳玉琴表示,長者失智症的教育訓練是非常重 要的課題,他們扮演的是種子的角色,希望透過引進日本老人課程經驗,用實務的方式來將它本土化。明年2月進到立法院後(編按:吳玉琴名列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第二名),衛生福利、勞動部的課題會是她未來關注的議題,另外,剛通過的長照法仍有許多修正的空間,會以長照的概念來修正,並積極推動台灣長者的醫療照顧 服務,翻轉照顧醫療的模式。 (工商時報) 新聞轉載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02000345-260210

[康健雜誌]無齡世代專題/大選之後!未來誰照顧自己?

2015-12-02 16:20

[康健雜誌]無齡世代專題/大選之後!未來誰照顧自己? 作者:無齡世代(陳亮恭、楊惠君)2015.12.01   時值2016年總統大選年,國、民兩黨對於長期政策、規模與長照保險財源看法分歧,一旦政黨輪替,恐牽動長照相關法案的推動與執行,台灣未來長照發展和走向,仍充滿變數。 我國長照推動的基本方向與國外大致相同,以配合「在地老化」的方向推動居家化與社區化的長照服務為主體,這樣的策略也可以減少長照服務偏向「機構化」與「醫療化」的發展。 把所有需要長照的人集中住宿在長照機構內雖然提升了照護服務的效率,但被照顧者也因此喪失了自我,必須配合機構的時間與活動調整自己的作息,也較容易產生低自尊的狀態。 走向社區化與居家化的長照制度規劃,最大的挑戰便在於服務體系的建置。台灣的長照體系相當不健全,目前初具規模的是護理之家與安養護機構類型的長照機構,但這種全日入住的長照服務並非國家推動的方向。 長照服務人力不足是最大困境 勞動部雖訓練出10萬名以上領有專業證照的照顧服務員,但僅有2萬多人實際投入長照工作,根本不足以支撐長照人力需求。 有學者與勞工團體質疑外籍看護會壓縮本國居服員工作機會,事實上,低薪、勞累、缺乏職涯發展,相較於其他職業別嚴重缺乏就業誘因,這些因素才是本國勞力(尤其年輕人)不願投入長照工作的主因。 以日本為例,政府開辦「介護保險」後逐漸導入市場機制,開放企業經營長照服務,提供「商品化」的照顧選擇,引導銀髮產業發展。日本經驗指出,多元化、產業 化是改善長照工作就業誘因的成功對策。政府相關單位應該思考如何鬆綁法規,導入商業化經營模式,提供更多元、高品質、細緻化的服務內容,不僅可以提升長照 工作的職業形象,也是從業人員獲取更高工作待遇的契機。 我國的長照政策既然是往社區化與居家化推動,照顧服務員的議題就是無法迴避的挑戰。而本土照顧服務員數量的提升必須仰賴工作條件的改變,包括薪資內容以及 職業尊嚴認同的提升,都需要完整的制度設計,而國內目前有很多的科技大學成立相關科系,希望可以推動照顧服務的督導工作,只是,連照服員都不知道在哪裡 了,這些畢業生又要去督導誰呢? 在日本推動「不勉強的照護生活」(がんばらない介護生活を考える会)的別府明子指出,日本長照服務員近半數是年輕人(另半數是中年人投入職場),這與日本 的制度設計以及文化價值體系有關,每個照服員都經過國家證照考試出身,薪資也依工作困難度來區分九等級,服務愈需要專業以及愈辛苦照顧的病人,得到的收入 愈高。 在台灣被視為形同「幫傭」的工作,在日本長期尊重「職人」的文化價值觀氛圍下,長照服務員就像廚師、美髮師般享有專業的被尊重與被需要。這些都有待台灣建立,而不是只在想錢從哪裡來。 從哪裡籌措提供長照服務需要的1000億財源? 政府規劃推動《長照保險法》,以社會保險來支付長照服務,國內有其他學者主張以稅收制推動長照服務。其實2種機制都是全民分攤共同風險的概念,各有優缺點。 下表針對稅收制與保險制推動長照的差異做比較。無論最後採取哪一個制度,都希望可以兼顧財務穩定與服務完整的目標,讓失能者受到最好的照顧。   文章轉載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1403

《轉載訊息》台中到宅沐浴車服務資訊

2015-12-02 11:35

台中到宅沐浴車服務資訊 永信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今年新增「到宅沐浴車服務」:  到宅沐浴車服務係利用專用車輛,攜帶行動浴槽至家中服務,由護理師、照顧服務員與操作員三人一組,協助長期臥床的重度失能老人進行全身式沐浴服務。 2.收費方式:    本服務為自費性服務項目,使用者需付費(低收入戶除外),但即日起至105年06月30日止免費提供服務。 3.服務範圍:大台中區 請參閱附件檔案「到宅沐浴車服務」宣傳單。 聯絡窗口: 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 到宅沐浴車 劉懋先生 住址:台中市大甲區成功路319號 電話:04-26760180#271 傳真:04-26762618 信箱:c0185@yungshingroup.com   活動轉載自http://ltcc2.health.taichung.gov.tw/files/15-1000-385,c91-1.php

頁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