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總是被當成配角,但你還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一定要懂得關懷自己,並繼續維持個人的志趣和休閒。 在某個意義上,你要學會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此外,照顧者應該設法吸收更多正向力量,並讓自己也成為被關心的焦點,或暫時抽離現實以細心傾聽內心的聲音。
作者是一位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卻在退休前遭逢人生劇變。 她毅然放棄輝煌的研究生涯,成為丈夫全心全意的照顧者。 面對丈夫病況之不可逆,再多努力仍只餘無力,身心碎落的她,陷入憂鬱流沙…… 四年多的照顧歷程,即便曾一再地感到無助,也從未絕望。
作者李玟萱照顧中風的先生和任依島正經歷癌症復發的治療過程中,兩人透過「交換月記」所展開的復健之旅,既是身心的復健,更是文字的復健,他們共同盼望「當世界下起滂沱大雨時,能用文字為某個人搭起一刻的廊簷。」
彰化台西村是一個高齡村落,村內四百多人,70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它也是台灣千萬衰退的農村之一。 村民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皆處於邊緣。
思覺失調症的母親、對家人漠不關心的父親、格外受寵的弟弟、阿茲海默症的爺爺…… 這是本書主角小唯成長的家庭環境。 被迫成為小大人的她,照料這個家的大小事,還獨自承擔母親的情緒與暴力。 這不是一本純虛構作品!內容取材自多名兒少照顧者與醫療工作者的真實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