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台約76萬失能人口,在政府長照服務嚴重不足情況下,大多仰賴家人、外籍看護工照顧。長期照顧是一項艱鉅工作,「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無休」,若以76萬名失能人口平均影響家中兩名親友推估,全台約有超過150萬名的「隱形照顧人力」。 家庭照顧者損失的不只是自己的身體、生活,也是國家重大損失。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推估,台灣真正在工作的人口,只有1000萬左右。若有150萬名「隱形照顧人力」的工作受到干擾,對國家勞動力與經濟的損失有多大?可想而知。 本會研究發現,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為照顧家人而選擇離職或提早退休。而迫於經濟壓力,仍必須留在工作崗位上的「在職照顧者」,四成自覺身體健康差、三成有睡眠困難、七成認為心理壓力大或斷絕了對外社交,五成認為對職涯發展造成了影響,甚至擔心若讓主管知道了自己的照顧者角色,可能影響升遷、敘薪。 日本近年來也發現「介護離職潮」,每年有10多萬人為照顧生病家人辭去工作,沒想到重返職場困難,社會階級就此一路下滑,等到親人過世,自己甚至淪為遊民、街友。日本的人口老化比台灣還嚴重,但他們怎麼做? 日本安倍內閣剛通過的2016年預算案,規模達破紀錄的96.72兆日圓(26.3兆台幣),其中社會福利支出佔四成,達到空前新高31.97兆日圓(8.7兆台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宣布將致力提振「社福內需經濟」,把國家預算變成新經濟動能,其中重點之一就是推動照護產業,包括增加照護人力培訓計畫、提高長照薪資與就業誘因、增建老人照護機構、提供更多老人照護服務等。除了因應日本國內長照內需,也把長照當作重點產業戰略思維加以推動。 反觀台灣呢?兩黨至今還在為長照財源爭執不下,但有沒有其它立即可做的事?事實上,「台灣不是沒有子彈,而是有限的子彈還常打錯靶」。本會不斷倡議,勞動部自台灣目前22萬名外籍看護工雇主所收取每月2千元費用,累積每年約50億元的就業安定基金,應「專款專用」於長照產業、人才培育及擴大服務,因為這正是國人目前最迫切需要,也最有機會成功培育人才的產業,但勞動部始終獨排眾議、不動如山 我們想問,這麼多年來,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用於促進國人就業,倒底成果為何?比起拿去做「失業救濟金」或「無薪假貼補金」等消極作為?為什麼不能回應社會需求,具備更積極的政策思維?勞動部百般拒絕,形同自我閹割,那我們對這個政府還需要有什麼期待? 新聞轉載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229/763722/
47 萬失能老年人口,每月僅分配 802 元長照預算? 過去 12 年間,台北市小型長照機構從 202 家減少至 102 家,倒了 100 家? 政府「轉介本國服務成功率」每年目標僅訂 0.07%,減少仰賴外勞真有決心? 陳正芬說,當官員表現也要被評鑑,當服務提供量也變成政府長照表現的指標,相 信官員自會在法規訂定與執法寬、鬆之間找到平衡,打造更符合民眾需求與期待的長 照服務。
家總成立20週年記者會新聞稿 邁向二十 長照落實 照顧悲劇何時停? 家庭照顧者三問兩候選人 颱風停班 政策停擺? 兩總統候選人誰對照顧者權益最有感? *內文詳見附檔:家總成立20週年記者會新聞稿
104年悲劇頻傳、年關難過?家庭照顧者「春節喘息計畫」過好年! 家總籲家人輪班給照顧者三天休假、最遲2/9前申請機構喘息服務、專線服務